|
11月14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常州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常州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是指导我市开展防御台风工作的保障和依据。参照2024年4月印发的《江苏省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结合省防指关于预案修订工作的相关要求和常州实际,在总结防御超强台风“贝碧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修订出台本预案。
二、主要内容
新修订的《常州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分为总则、组织体系及职责、重点防御领域、监测预报、预警与预防、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善后工作、附则等8个部分,修订情况如下:
(一)编制目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行调整。
(二)适用范围。因台风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按照《常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执行。
(三)编制依据。增加《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常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四)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以防为主,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五)组织体系及职责。一是对指挥体系进行了调整,在原6名副指挥的基础上,增加2位市政府副秘书长,共计8名副指挥。二是将原来36个防指成员单位调整为35个,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三是应急工作组由7个调整为5个,明确“启动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市防指视情启动全部或部分工作组”。四是组建专家库。
(六)重点防御领域。根据常州市的特点和防御工作实际,列出需要重点防御的6大领域,更具操作性。
(七)监测预报、预警与预防。一是增加“预警叫应”,明确预警叫应机制。二是防御台风巡查中增加对广告牌、公园、长江常州段水域相关船舶的巡查工作。
(八)应急响应。一是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程序,行动内容参考省级预案作出调整。二是增加“信息报告”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对信息发布进行规定。三是明确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结束响应;增加响应终止后,相关应急响应行动及措施调整要求。
(九)保障措施。对“应急队伍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保障”“治安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十)善后工作。对“工程或设施损毁应急修复”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三、主要特点
(一)优化防御台风责任体系。参考以往我市防御台风工作实践,进一步明确市防指领导职责,优化调整部分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属地责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链条构建防御台风责任体系。同时,组建专家库,为防御台风指挥决策、应急处置等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防御台风重点领域。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预案中加入“重点防御领域”部分,列出我市防御台风的6大重点防御领域:危险区域和转移安置人员、在航船舶、高空作业在建工程、高空构筑物、重要基础设施、设施大棚,强化风险核查管控、人员安置工作等关键环节防御措施。
(三)建立健全预警叫应机制。预案明确地方和预警发布部门的叫应职责,在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等极端情况下,叫应可从市级直达基层,下级责任人在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向上级预警发布部门反馈,形成闭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