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是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一个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国家之所以一再强调农村信息化重要性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近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中发现,国家在逐步加强对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与投入:
2005年中央首次在一号文件中提出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指出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将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列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的一项重要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