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常州市构建“数据资产入表”全链条机制 让无形数据变成真金白银

发布日期:2025-05-2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5月13日,在常州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看到,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城市绿色企业分布情况、不动产交易数额和数据资产概览指数等数据,技术人员在云端实时校准数据模型,将海量公共数据转化为真金白银——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有11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确权登记,累计实现融资授信超2.5亿元。

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城市治理到民生服务,数据资产化的浪潮正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我们就像数据‘炼金师’。”数据集团数据发展部总经理胡宁点击屏幕,展示正在确权的企业征信数据流。这些曾沉睡在服务器底层的字节,如今,每个字段都在生成经济价值。3个月前,数据集团整合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不动产等跨域数据开发的标准化产品,以1.8亿元估值完成资产入表后,成功撬动2.4亿元银行授信,创下江苏省公共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规模新高。

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不仅在宏观层面激荡,更在民生领域掀起涟漪。在江河港武水司的智慧水务数据共享平台,可以看到供水范围内全部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用水曲线以及水厂的供水量曲线。“连续性用水数据已成为城市水资源调配的指南针。”公司纪委书记汤智勇说,“通过分析区域用水峰谷特征,我们能动态优化供水调度策略。”脱敏处理的《企业用水行为分析》数据产品,已转化为指导企业管网养护、降本增效改造和金融机构评估企业信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用水稳定性、安全性等多项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使原本沉淀的数据被认定为可量化资产,实现“数据流”到“管理效能”的价值跃迁。

在常州智慧停车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全市1128个公共停车场、22.15万个停车泊位的实时状态,分析数据信息。“去年7月,我们的充电桩数据作为全市首单场内交易产品挂牌时,连评估机构都找不到参考案例。”公司财务主管廖文娟回忆起数据资产入表遇到的困难,十分感慨。如今,这些实时更新的停车数据,不仅成为可质押的“数字不动产”,更衍生出交通疏导、商圈热力分析等公共服务产品。

从2022年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到2024年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实施数据供给质量提质等五大行动,再到今年《江苏省数据条例》落地,常州市逐步构建起“确权登记—动态估值—质押入表”的“数据资产入表”全链条机制。这套涵盖政策保障、技术标准、应用场景的“常州模式”,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