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钟楼区积极推行国家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专利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新型运用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评估难、不敢质押三大难题。
一是实施精准服务,开展企业质押融资需求采集,明确企业端需求。包括是否需要融资、融资的具体担保方式、融资额度、合作银行等信息。同时打消企业疑虑,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都是融资的一种担保形式,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二是搭桥铺路,引导银行不断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匹配企业不同融资需求。钟楼区先后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南京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开展合作,宣贯知识产权质押政策,引导银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通过大型推介会、小型业务沙龙、重点企业上门走访等形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更好服务企业融资需求。三是“知产”变资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燃眉之急,为企业引入金融活水用于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
1-9月,钟楼区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12件,帮助12家企业顺利获得融资1.04亿元。这一系列成果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价值,有效推动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反哺企业创新发展,为区域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