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常州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发布日期:2025-05-26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表彰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常州市在此次表彰中收获累累硕果,不仅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溧阳市还第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另外,天宁区郑陆镇等17个村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武进区人民检察院等18家单位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史建中家庭、王虎琴家庭、王瑛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金坛区黄埔花木专业合作社社长谢茗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常州坚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常州经验”,大力传承“崇文重教、崇德向善、崇实创新”的城市品格,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新经验、提供新路径。
  在常州,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力度不减。常州市坚持高位推动、注重为民惠民,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常态化开展“文明来敲门”入户宣传活动,年均覆盖50万余户家庭,共汇集意见建议26000余条,连续多年组织实施文明城市建设重点难点项目攻坚行动。同时,依靠数智赋能,通过“文明常在”“文明眼”等平台,发现并整改各类不文明现象38000余处。
  文明实践多点聚合、热度不减。全市先后建成7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3个实践所和1001个实践站,实现城乡全域覆盖,并先后打造规范标准、功能突出的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480个。在此基础上,常州市推广中央厨房点、派单模式,推动600余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凝练了一批社会反响好、群众认可度高的“点菜单”。为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到群众生活,常州市还组织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集市活动,“春风行动”“点亮星夜”“温暖秋冬”专项行动惠及群众70万余人。
  文明培育向善向美、温度不减。常州市注重典型选树,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注重讲堂宣推,抓好道德讲堂标准化、生活化、网络化建设;注重实践养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全力打造“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常州品牌,成功入选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文明乡风绵延用力、直抵人心。在加快农村“硬件”建设的同时,常州市着力在精神文明的“软件”上下功夫。移风易俗工作聚焦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大幅度减轻村民的人情负担。同时坚持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每年开展常州中吴文化系列活动、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展演展示行动、文艺志愿辅导等千余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