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2658家单位启用财政电子票据,覆盖医疗、非税收缴、社团会费、公益捐赠、往来结算等全部用票领域,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2.35亿份、开票金额2311.76亿元,实现了全区域、全票种、全领域三个“全覆盖”。
一是全市联动,财政“数治”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坚持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全市统建模式,发挥财政票据“以票控收”作用,实现资金收缴订单式管理、开票项目库源头控管、银行代收留痕监管。挖掘财政数据价值,开发非税、票据大数据分析模块,为科学决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拓展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功能,纵向接入全国查验平台,横向连接“常州财政”微信公众号,实现电子票据在线一站式获取与查验。
二是聚焦民生,打通智慧医疗“最后一公里”。联合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部署推进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推广工作,通过各级财政部门、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及技术公司的通力协作,于2021年底完成了203家医疗机构的全面改革。患者就医结算、缴费、取票、报销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极大提升了我市智慧医疗服务的便捷性。截至10月底,全市共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2.24亿份,开票金额704.39亿元。
三是互联互通,助力政务服务走上“快车道”。全面推行电子缴款“两码一渠道”、电子票据“七大环节”流转规范及系统对接报文规范,打通跨部门壁垒,实现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理银行、清分银行之间“系统通、业务通、数据通”,在不动产登记、船舶过闸、教育收费、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一网通办”“指尖缴费”,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缴费取票的“烦心事”变成群众足不出户的“省心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