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常州市全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2024年春,在万物生长、处处生机的大好时节,一个崭新的部门走进了大众视线——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成立。随后,各辖市区社会工作部门也进入实体化运作。
  什么是社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一年来,常州市社会工作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勇于改革创新,坚决扛起新部门新使命新担当,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社会工作力量。
  点燃新兴领域“红引擎”
  设置“友好停车场”,让外卖小哥能够就近停靠、就近取餐;上线“小哥快速通”,提供取餐“最优”路径;打造“先锋红商户”,对外卖小哥提供特惠餐食“盲盒”;设立“龙城红色驿站”,让外卖小哥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凉饭能加热、手机能充电……近年来,武进区湖塘镇以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商圈为切入口,推出一系列暖“新”举措,高效能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友好度”。
  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是做好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常州市社会工作部门积极健全“两新”工委机制,成立全省首个地方金融行业党委和人才公寓行业党委;加强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三类党建强企惠企“红色路演厅”建设,探索依托党建资源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常州路径”;有力承接“党建强企惠企”和“网约家政党建”两项省级试点工作,在常州小师傅成立全省首个网约家政党支部,“直播带岗”党建工作经验被全省社会工作系统推广;实施“百会牵手城乡社区”行动, 指导建成全省首家区级行业协会商会党群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高。
  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新就业群体早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常州市有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约38万人,他们用辛勤汗水让城市更便捷、生活更美好。常州市社会工作部门扎实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就业群体重点平台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一年来,常州市积极发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组建“青鸟骑手联盟”、暖“新”向阳、“红驿家”等服务品牌,参与小区巡逻“随手拍”、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环境卫生“随手清”等志愿服务;打造友好小区、友好商圈、网约车服务驿站等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所,让新兴领域党建贴“新”更贴“心”。强劲的“红引擎”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从“双向奔赴”走向“双向融入”,积极在商圈发展、治理优化、民生建设等各方面发挥力量。
  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
  近年来,常州市以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为目标,积极打造“人人社区”这一居民生活基本单元。在钟楼区南大街街道,“红网·厢约”志愿服务车队整合辖区内网约车司机等资源,为老人、残疾人、孕妇、困难家庭等提供接送服务;大运河护河队的18名队员,70%都是党员,365天不间断巡河。此外,还涌现出五星街道御水华庭社区“人人串门”、三堡街社区“人人街坊”、平岗社区“人人生态圈”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人人社区”治理模式,让社区治理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一年来,常州市社会工作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强化跨部门协同和政策衔接,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广“儒林实践”“人人社区”“信托制物业”等经验,推出了一批基层治理先进典型案例。全市全面实施四支力量赋能人人社区“百千万”行动,发布全国首个“人人社区”建设指南地市级标准,对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自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共募集四支力量资源600余项,推动450多个项目完成结对,实现居民微心愿约5000个,切实增强了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常州市着重抓好基层基础夯实“原动力”,加快构建镇(街道)、村(社区)、小区上下联通、开放集约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拓展民情沟通、应急响应、便民服务等应用场景;抓好赋能增效激发“新活力”,深入培育社区四级民主协商议事体系,组织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具备条件的镇(街道)探索设立社区企业、社区基金,推动党政“领唱”真正变为各方“大合唱”。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2024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一场“益起来 为幸福+分”的志愿服务集中行动,累计推动275家社工和志愿服务组织、4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落实落地,涌现出“青心汇·绿益享”“社志融合助力为老服务创新实践”等一批省、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自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已联动30余个单位部门,面向全市开展了雷锋广场、高考护航、“一袋牛奶的暴走”等17项主题活动,参与志愿者上万人,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人人可为、处处可见”的志愿氛围更加浓厚。
  一年来,常州市社会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市积极打造汇集民智“直通车”,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征集渠道,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力度,切实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唱响惠民解忧“协奏曲”,打造“爱在龙城”志愿服务品牌,设立社会工作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志愿服务供给,加大医务、教育等领域社工人才岗位的开发,纵深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融合发展;跑出实干争先“加速度”,建强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工作者队伍,严格对照“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标准,以实绩实效交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