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正文

财政局:多措并举支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常州样板

发布日期:2023-03-10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常州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工作部署,在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发展等领域做好资金保障投入,全力支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常州样板。

一、加大生态投入力度,绘就鱼米之乡生态底色

绿色生态发展是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我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理念。市财政局统筹安排资金用于我市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一是持续加大农村河道整治。河道整治示范项目以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和恢复河道引排能力为重点,集中整治镇村级河道。2022年市财政局安排1450万元对全市11个河道整治示范引导项目进行奖补,项目建设增强了河道功能,改善了农村水环境。2023年市财政局安排3815万元继续支持我市农村水利建设。二是做好水稻田生态补偿发放。为鼓励水稻生产者购买高效低毒残留农药、有机肥料、绿色生态防控等,2023年将安排1600万元通过因素分配法分配至各辖市区向水稻适度规模种植者进行补助。三是设立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化利用专项资金。2023年共安排300万元对包括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等农村生态保护项目进行补助建设。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鱼米之乡发展根基

鱼米之乡重在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市财政局持续做好资金保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农田水利灌溉排涝设施配套建设,健全长效管护机制。2023年市财政局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市级资金共计5024万元,其中:安排1212万元用于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5万亩,筹集3600万元用于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建设。2023年市财政局将继续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市范围内的审核通过的小型农村水利灌溉站和排涝站建设开展奖补,同时安排300万元对灌区加以改造,不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和用水计量设施,使得灌区“旱能灌、涝能排”,为鱼米之乡粮食生产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三、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开辟鱼米之乡特色道路

202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常州目前已经形成青虾、大闸蟹、稻米、芋头等地域特色农产品,且具有一定知名度。2023年在做好“土特产”产业文章上,市级财政在现代农业发展专项中安排支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2700万元,通过“先建后补”和“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方式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及流通能力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推介等领域,延长产业链,做强富民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