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常州市外贸正凭借新能源产业展现强劲动能。常州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448.2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总值为338.1亿元,同比增长111.4%,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9月23日,深海琼鲸(常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海琼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加紧完成一批发往黎巴嫩的光伏组件订单。“这笔订单4月份开始生产,总装机容量达24兆瓦,接近去年一年的订单总量。”深海琼鲸总经理杜晓虹介绍,黎巴嫩是企业今年新拓展的市场之一,“今年还成功拓展了伊拉克、乌克兰等地的市场。”
作为一家小型民营企业,2018年以前,深海琼鲸主要生产太阳能路灯光伏小组件,因产品体量小、受众窄,发展面临瓶颈。2020年,企业抓住越南屋顶光伏“抢装潮”的机遇,签下多笔大体量订单,成功实现转型。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为优化产能布局、降低供应链成本,深海琼鲸搬迁至金坛区直溪镇。
直溪镇被称为“光采小镇”,是常州市重点打造的新能源特色小镇,也是长三角光伏产业链最长最全的地区之一。“现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80%在镇上就能采购,其余在常州市范围内也能全部配齐。”杜晓虹介绍,从采购到收货,当天就能完成,“不仅交付速度更快了,应对客户订单调整也更灵活。”
如今,深海琼鲸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已销往西班牙、南非、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8月,深海琼鲸出口订单量达64兆瓦,出口订单额约476万美金,同比增长400%。杜晓虹介绍,随着储能技术与光伏的融合趋势加速,下一步,公司计划向储能及逆变器领域拓展,将更多优质新能源产品推向全球。
与此同时,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生产线也是一派繁忙。作为一家从事固态锂电池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卫蓝新能源的产品不仅为工业无人机、机器人提供动力支持,同时也覆盖户外电源市场,满足露营、自驾游等场景的用电需求。
“不管是东南亚的高温高湿,还是欧洲部分地区的低温环境,我们的电池都能稳定运行,再加上体积小、重量轻,契合了工业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能满足节能降耗的需求。”卫蓝新能源外贸经理郭浩说,目前公司产品已相继打开马来西亚、荷兰、挪威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8月,企业产值达1679万元。
在海外市场竞争中,交付速度直接影响客户合作意愿。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常州海关积极优化检验模式,在严格执行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标准、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压缩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如今,卫蓝新能源的锂电池出口可实现“当日申报、当日检验、当日放行”,为产品抢滩海外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常州海关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化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解读与应对帮扶,组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来华培训官员与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同时与多部门协同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出口集装箱装卸和监管流程,全力保障“新三样”产品出口高效顺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