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省水利厅在南京组织召开《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东经120站)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会。经专家质询与讨论,该报告顺利通过审查,成为常州市首个通过省级审查的地下工程疏干排水水资源论证项目,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树立了标杆。
多方协同推进,论证报告获高度认可
本次审查会汇聚了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省水资源服务中心、市水利局、常州地铁集团等单位代表及特邀专家。会议听取了建设单位常州地铁集团关于项目概况的介绍,以及编制单位对报告书的详细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翔实、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全面、结论可信,符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程》等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节水评价通过审查,疏干排水及退水方案总体可行。
项目聚焦民生,技术细节彰显生态考量
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东经120站位于天宁区新堂北路与东经120路交叉口,为5、6号线换乘站,基坑总开挖面积达16038平方米,深度介于16.4米至24.4米之间。作为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需通过疏干排水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预计疏干排水总量约9.84万立方米。
审查意见明确,项目疏干排水对区域水资源、地面沉降及周边取水户影响较小,退水方案拟接入市政雨水管网,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针对专家提出的优化建议,项目将进一步细化疏干排水回用方案、补充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完善水位水量监测台账,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协同推进。
创新管理模式,树立行业示范标杆
作为常州市首个地下工程疏干排水水资源论证项目,本次审查通过标志着该市在地下工程水资源管理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项目严格遵循《常州市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2022—2030年)》要求,符合地下水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后续类似地下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常州经验”。
常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审查意见优化方案,强化施工期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措施,推动疏干排水资源化利用,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