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信息 >> 正文

钟楼区:走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5-06-06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就业形态是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钟楼区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同心合力、同向而行,不断织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走稳走好权益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把就业服务送到“家门口”。围绕为群众提高更优质的就业服务,不断拉近服务群众距离,1-5月,新增5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已实现全区乡镇街道全覆盖,并持续丰富完善就业服务站功能。今年3月,市区两级人社、商务等部门及有关高校、社会组织联合在钟楼经济开发区举办常州“123”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发布暨首场专题培训活动,通过直播技能竞赛、分类分层级培训、重点网络促销费活动等,促进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就业、发展。
  让企业平台成为“同行者”。致力于团结更多力量参与到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来,钟楼区大力推广“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立体化工会组建模式,先后成立了南大街街道外卖送餐行业工会联合会等网约送餐员和货车司机的行业工会,入会劳动者5000余人。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密切沟通平台企业,实现7家平台的新业态劳动者全覆盖,1-5月帮助劳动者完成职业伤害确认57人次,支付待遇数百万元。
  做劳动纠纷维权“贴心人”。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等现实痛点,钟楼区司法局、总工会等在全省率先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益法律服务团,并在区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法律援助窗口设置显目标志,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民事诉讼代理等“一条龙”公益法律服务。成立2年多来,公益法律服务团已为1000多人次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为1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下一步,钟楼区将持续推进部门合力、政企协力、社会聚力,为新业态劳动者打造舒心暖心贴心的权益保障体系。聚焦优化就业服务,不断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强化新业态劳动者培训,为新业态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赋能;聚焦矛盾纠纷化解,深入推动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新业态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调解纠纷;聚焦做好权益保障,做精做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大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切实保障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