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坛区始终把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面积摆在首位,通过构建粮食生产安全多位保障体系、落实政策性补贴、推进闲置耕地治理、强化耕地执法管理“四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立下“军令状”,粮油播种面积“增增日上”。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提升水平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高质量考核(粮食产量稳定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重大考核。每年年初,区政府将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道),到村、到地块、到具体作物,各镇(街道)随即立下“军令状”,并将粮油面积和产量列为村级考核重点,发挥人员、资金和政策的集聚效益,努力确保粮油播种面积稳中有增。2024年,金坛区完成夏粮播种面积144740亩,其中小麦141342亩,油菜播种面积21370亩,分别较上年增加9042亩、1063亩,增幅达6.83%、5.23%。完成上报秋粮面积25.1486万亩,其中水稻19.0132万亩,大豆2.5868万亩,油料3199亩,全年粮油播种面积完成率超100%。
种粮“有钱挣”,农户种粮热情“日渐高涨”。维护粮食安全,稳定耕地面积,归根结底是要维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种粮不吃亏、有收益。近年来,为提振农民“种粮士气”,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惠农“大礼包”。2024年,金坛区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水稻田生态补偿、粮食生产应急救灾资金等各级强农惠农补贴39523748.65元,涉及面积638912.49亩次,惠及94个村70983户次。
“点穴式”整治,唤醒沉睡资源“重获生机”。耕地闲置是社会城镇化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怎么让闲置耕地“活”起来,金坛区费了不少功夫。先是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闲置休耕调查治理实施方案,对地块的摸底、核实、治理、销号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性指导。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事直通”移动端软件技术支持,组织各镇(街道)对移动端闲置图斑开展“地毯式”实地摸排、核实,而后通过组织村集体集中整治复垦、对外流转承包,发动社会组织、个人复耕复种等措施恢复耕地利用,最后由区级管理部门完成二次审核并销号,形成“逐一摸底、逐一核实、逐一治理、逐一销号”工作机制,做到“点穴式”精准治理。2024年,全区已完成复耕复种的图斑588个,总面积达2643.79亩,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图斑均已全部完成整治。
织密“保护网”,耕地安全底线“寸土不让”。耕地既要充分利用,更要加以长效保护。一是武装好长效监管这颗“牙齿”。将“大棚房”等突出问题纳入各级网格管理体系之中,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监督,确保“大棚房”问题不反弹、不回潮。自2018年以来,持续对17个“大棚房”问题点开展“回头看”,回潮反弹和死灰复燃率均为0。二是武装好用地审批这颗“牙齿”。依法依规做好设施农业用地审批和备案程序,通过“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手段,确保“农地农用”“农地姓农”。另一方面,谋划出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用地指标的政策,保障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是武装好用地管理这颗“牙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出台设施农用地管理办法,划定设施农用地界定范围,规范用地行为,明确使用与备案、服务与监管的职责,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