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聚贤才,融创未来启新程。11月21日下午,“智”汇常州 融创未来——常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活动在武进区举行。全市上市公司代表、人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上市公司与人才企业双向赋能的主题,共绘常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树林,副市长潘冬铃,区委书记沈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泊参加活动。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今年以来,市委人才办会同市政府办、常州投资集团等单位,共同构建了常州市上市公司—人才企业“双赋能”机制,切实打通资源壁垒,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活动现场,上市公司—人才企业“双赋能”机制正式发布,并同步进行推介。“双赋能”机制的核心思路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力”,后续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开展常态对接、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资本与项目精准对接。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承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银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亚东(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富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微构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凯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晓安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双赋能”代表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产才融合的深度,离不开高能级平台的支撑。国家产才融合江苏职业展馆在现场启用,将持续为产才精准对接、协同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助力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的动态平衡。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中心和常州市政府在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常州导入更多全国性优势要素,并共同打造“民营经济产才融合实验区”的新样板。
活动中,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和宸光(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亮围绕主题进行分享。
路演环节,7个技术领先、前景广阔的优质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场外同步设置洽谈区,嘉宾与项目方进行了精准对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武进连续12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拥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超48.7万人,落地院士创业项目6个,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111人、省级人才513人、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0余个。武进将始终把助力企业、服务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动上市公司与人才企业从“机制牵手”走向“实效共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