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财政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强化资金保障,精准施策支持生态建设和治理修复,厚植我市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今年3月,常州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城市。
一是深化太湖综合治理,守护碧水清流。2025年统筹各类资金超170亿元,围绕太湖治理及美丽河湖建设排定244个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项目,同时结合河湖生态功能定位,划定沿江综合提升区、茅溧山区水源涵养区、三湖生态缓冲区三大片区部署重点工程56项,涉及投资约120亿元,切实提升污水治理能力,改善河湖水质和水岸生态环境。
二是聚焦环境质量提升,打造宜居生态。今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近1.16亿元,通过非汛期常态化畅流活水调度、差异化实施“一地一策”提升方案,实施缓冲带生态修复、生态湿地、水下森林等建设;获得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超8500万元,通过精细化管控着力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能,确保PM2.5、空气质量优良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指标达到省定目标要求。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激活发展动能。持续深化“两山”理念转换三条通道,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5年安排“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专项资金1000万元,持续推进高风险、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点状出清,推动低质低效园区向高端工业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农文旅融合片区多元转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