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卫健委通过系统化布局、精准化施策,全面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努力构建“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县域、头痛脑热在基层”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一是聚焦“大病不出市”。围绕本地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外转就医集中的病种,遴选扶持高峰学科2个、市级诊疗中心20个、薄弱专科10个,实施医疗突破关键技术17个,加速填补本地技术空白。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创历史新高。开展“揭榜挂帅”临床前沿技术攻关,遴选确认项目5个。
二是聚焦“一般病在县域”。因地制宜全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建成影像、心电、病理、检验、消毒、审方六大资源共享中心15个,256项检验检测结果实现共享互认。其中,天宁区基层医疗机构扩增550种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目录,群众用药便捷度大幅提升。全市三级公立医院30%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全面上线市级双向转诊平台,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加速形成。
三是聚焦“头痛脑热在基层”。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最低补助标准提高至108元。加大优质技术和优秀专家下沉帮扶力度,年内将新增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20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4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中心15个。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增设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包10个。探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积分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健康管理。截至6月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57.82% ,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