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全国首次 新能源汽车在常州“分箱发运”出海

发布日期:2025-04-28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4月25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常州海关、重庆海关所属西永海关的联动监管下,60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的锂电池,准备启程出海。这是国内首次在拆分地“分箱发运”出口新能源汽车。
  “以往在常州拆分后的锂电池,需返运重庆进行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才可以出海。现在从常州直接运往上海港出海,仅运输环节就节省了7天时间。”常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常州就地实施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预计每年为企业减少运输、堆存等成本超千万元。
  一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锂电池出口涉及生产、装配、拆分三地。动力锂电池组属于危险货物,按照我国规定,需生产企业向产地海关申报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口。以此次出口为例,使用的锂电池在重庆生产,运至其他工厂整车装配测试,再在常州基地将车身与电池拆解并分别包装。改革前,单独包装的汽车电池还需运回重庆实施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往返运输之下,电池在途安全风险、运输时间、物流成本、损耗等均大幅增加。
  为进一步便利新能源汽车进出口、释放改革红利,海关总署于今年4月在全国推广“分箱发运”模式,即将车身与锂电池拆分后,分别发运出口。4月初,常州海关在调研中,了解到常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有在拆分地,也就是常州完成包装检验的需求,于是向所属上级部门南京海关提出试行拆分地“分箱发运”出口模式。南京海关随即对接重庆海关,启动跨关区协作机制,产地海关与拆分地海关实施联动监管,直接减少了锂电池在产地与拆分地往返运输环节。
  在监管现场,常州海关通过信息化系统,核实装配地装配情况,完成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并与西永海关实现检验结果互认,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不脱节。
  下一步,常州海关将聚焦“新三样”等新兴产业发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畅通出海通道,助力新能源企业开拓出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