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常州
智能问答
移动服务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繁 |
English |
English
日本語
无障碍浏览
登录
首页
走进常州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数据发布
党政信息
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从“纸面成果”变“产业黄金” 常州市系统性推进高校专利转化工作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
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
在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废旧电池中的钴、镍等稀有金属被提取出来,重新应用于新能源产业。“我们不仅做到了对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材料的可控修复与再生。”该公司研发总监李智介绍,这一成果得益于江苏理工学院多项核心专利的应用。目前,公司6条生产线年处理动力电池超30万套,2024年产值超15亿元。
这是在常高校专利从“纸面成果”向“产业黄金”转化运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常州市大力推动高校专利成果加速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破壁行动”唤醒“沉睡专利”
摸清存量专利是加快专利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驱动。去年,常州大学借助高校专利存量盘活行动,对3127件专利展开全面的梳理盘点,其中2878件顺利登记入库,盘点率达100%。
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盘点是为了“用活”。只有先“摸清家底”,清晰掌握专利的具体情况,才能够针对性地推动高校专利的转化应用进程,促使那些处于闲置状态的“沉睡资产”转变为驱动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截至2024年底,常州大学累计转化专利1208件,转化合同总额2554.79万元,服务企业达2129家,其中涉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从“沉睡专利”到“现实生产力”,在这场“破壁行动”背后,机制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常州大学整合科技产业园、现代产业学院等资源,构建起“科教产融创一体化平台”,形成“技术转移—协同创新—成果孵化”闭环。与此同时,该校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技术转移研究院,培养了超400名复合型技术转移研究生及千余名技术经纪人,成功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桥梁,为实现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校企合作助推变“废”为“宝”
在泰兴福昌环保公司,该公司与江苏理工学院共同研发的“酸催化PTA残渣提纯制备增塑剂”正在大规模使用。“这些曾令我们头疼的工业废料,如今累计新增产值超8亿元。”该公司经理唐君英介绍,该项专利技术落地后,公司建成了年处理30000吨残渣的PTA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不仅破解了传统的PTA残渣处理工艺能耗高、二次污染严等难题,还能有效提取残渣中的有机物、钴锰金属组分等资源,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专利成果的成功转化,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协同。江苏理工学院项目成员林伟介绍,“我们通过企业发榜、高校揭榜的模式,提前对接企业需求,根据企业技术需求来确定研发项目。”同时,为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移到企业中,团队突破常规科研路径,首创“三同步”创新体系,即将基础研究、专利转化与示范基地建设同步推进,“仅用时6个月,我们就完成了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
近年来,在常高校院所专利成果转化应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常州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研发的“高效光伏组件封装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年产值超5亿元;常州大学联合中石化攻克“炼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在新疆克拉玛依市落地应用,减排效率提升40%;江苏理工学院研发的“制备超(高)纯银粉、铜粉等系列电子化学品技术”,在溧阳市立方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宁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落地投产,新增销售累计超11亿元……一个个实验室成果正加速在企业落地生根,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持续突破,为常州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护航专利转化“康庄道”
为更好地吸引企业参与专利成果转化应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连续2年实施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政策,通过“真金白银”帮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水。据统计,2024年全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95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00.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和31%。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还持续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专利转化运用提供专业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有专利代理主营机构63家、专利代理机构分支机构29家、商标代理机构202家,同比分别增长14%、21%、15%,其中3项专利导航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案例。“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立足于企业、高校的实际需求,做好服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处副处长姚鑫说。
“专利转化运用是一个需要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姚鑫说,为破解专利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目前常州市正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常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在今年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上线。通过该平台的“知识产权交易大厅”,可为知识产权的供需双方提供高效能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实现高校院所专利“一键查询”、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让高校专利走出实验室,让创新要素在市场的沃土中生根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