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一环,为贯彻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金坛区精布局、优举措、抓落实,积极推动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监管合力。金坛区召开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联席(扩大)会议,部署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提出相关要求,建立各部门、板块联动协同工作机制。以鲫鱼、鳊鱼等养殖品种的投入品使用为重点内容,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线索移送等方式,强化对水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及系统性治理。搭建由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与养殖主体“一对一”联系的网格化工作体系,把“两鱼”双报备制度纳入村级协管员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塘口“准出”监管责任。
强化质量抽检,保障产品安全。组织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多次参加市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快检能力验证与区级快检实操培训,提升基层水产品质量快检能力和水平。2024年,全区开展水产品胶体金快检3162批次、定量检测596批次,涉及重点品种养殖的镇(街道)已对辖区重点养殖户完成2轮快检“全覆盖”。区级快检机构随机对镇(街道)快检室的留样进行复检,复检56批次,涉及4项指标(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地西泮、孔雀石绿)。加大对水产饲料、水(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的重点抽样力度,送检样品23批次。
强化一检一证,做实上市检测。采取建档立卡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水产养殖重点品种信息采集工作,切实掌握重点水产品的养殖、用药和销售等情况,全区共摸排重点水产品养殖单位216家,均已录入监管平台。以成鱼上市前报备、检测、出具合格证为重要抓手,切实做好出售前报备、出塘时必检、合格后出证、出证后销售。2024年,全区“两鱼”上市销售报备193批次,均经胶体金快检合格后开证上市销售。此外,常规鱼养殖大镇直溪镇运用无人机适时开展飞巡,区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跟进开展监督检查。
强化普法宣教,提升守法意识。2024年,先后组织“两鱼”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品快检等技术培训5场,培训养殖主体、水产品质量监(协)管员、水产品经纪人等约550人次。对全区13名重点水产品经纪人开展集中约谈2次,强调落实进货查验和合格证溯源制度。金坛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政、农安、执法等条线组成4个包片指导组,开展大走访、大巡查,对全区216户重点水产品养殖单位进行入户指导,重点检查信息公示、资料发放、“三项记录”情况,宣贯“一检一证”要求,实现2轮走访全覆盖。
强化执法检查,压实主体责任。2024年,金坛区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实现216户重点水产养殖主体检查全覆盖,检查渔药销售主体66家、饲料经营场所73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16次,共检查水产品销售摊点102家,重点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水产品溯源及检测情况。对不能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水产品经营业主,现场对水样、鱼样开展胶体金快速检测。对抽检不合格的水产品,及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大队共立案查处水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1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