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常州持续推进医学影像互认破解“重复检查”难题

发布日期:2025-10-1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日前,患有重度贫血的市民尹女士终于通过手术,去除了引起贫血的病根——数颗隐匿的子宫肌瘤在市妇幼保健院的“海扶刀”微创手术中被一一隔空消灭。

令尹女士感到便捷的不仅是手术过程,还有就诊阶段的影像互认。“我在市中医院拍过片,到了妇幼保健院,医生直接调取了之前的影像帮我诊断,一下子省去了重复的检查和上千元的费用。”得益于全市推行的医学影像互认制度,市妇幼保健院去年实现影像互认5783份,今年仅上半年就达到4128份,共节约重复检查费用50多万元,较上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医学影像互认,是常州市改善就医体验的重要抓手之一。自常州市开展医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医疗机构检验检查费用被设置更严上限。对此,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卫健委、医保等有关方面会商研讨,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首要目标,合力推动就诊流程优化、收费监管强化、服务质量提升,变“被动约束”为医疗系统的“主动治理”。

为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检查费用,常州市云影像互认工作在监督推动下持续扩面。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已节约相关检查费用9636万元,其中门诊及住院环节的胶片费用节约7048万元,互认费用节约2588万元。

同时,市卫健委积极发挥主管部门统筹作用,今年在8家市属医院全面推行医保监管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识别、规避不合理检查、重复收费等行为,进一步降低检查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多方合力推动下,常州市患者的检查费用得到进一步下降,就医流程得到显著优化。目前,常州市人均检验检查费用下降约500元,患者看同一种病,换另一家医院,不用重复检查和多次付费。

今年以来,医院创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延伸特需服务,主动探索将母乳喂养门诊等前移到病区,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价值也得到更好体现。这是监督推动服务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

着眼于常态长效,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和有力推动下,更多优化提升医疗服务的长效机制应运而生:常州市建立结余留用机制,将省下的胶片费用用于激励参与互认的医疗机构;今年整合推出“优化医疗服务十项举措”,通过80岁以上老人就诊“零等待”、“周末门诊”全面增开等切实方案,系统回应就医难点、堵点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