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结果反馈 >> 正文

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调查研究结果反馈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2025年03月20日至2025年04月20日,常州市组织了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质量、促进良好家风建设。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您的家庭结构是?

A.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 占64.29%

B.父母、子女和祖父母组成的家庭 占28.57%

C.单亲家庭 占7.14%

D.兄弟姐妹和其他有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 占0%

E.其它 占0%

2.您认为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A.非常大 占85.71%

B.较大 占14.29%

C.一般 占0%

D.较小 占0%

3.您认为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A.非常大 占71.43%

B.较大 占28.57%

C.一般 占0%

D.较小 占0%

4.您认为家庭风气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

A.非常大 占78.57%

B.较大 占21.43%

C.一般 占0%

D.较小 占0%

5.您认为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的改善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A.很短时间 占0%

B.较短时间 占0%

C.较长时间 占78.57%

D.很长时间 占21.43%

6.您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如何与学校教育相衔接?

A.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分开,各自负责 占0%

B.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 占92.86%

C.家庭教育应该完全依赖学校教育 占7.14%

7.您认为政府应该在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改善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A.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占71.43%

B.加强对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的监督和管理 占14.29%

C.不应该干涉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的问题 占14.28%

8.您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的时间 占14.29%

B.父母过于溺爱和纵容孩子 占21.43%

C.重视言传忽视身教 占14.29%

D.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 占14.29%

E.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教育目标不明确 占35.7%

9.您认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多)

A.父母关爱孩子的情感 占85.71%

B.父母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占71.43%

C.父母的身教和榜样作用 占100%

D.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占85.71%

E.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 占78.57%

10.您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方面?(多)

A.品德和价值观 占100%

B.学业成绩 占35.71%

C.社交能力 占64.29%

D.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占71.43%

E.健康生活习惯  占92.86%

11.您认为目前我国家庭风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占57.14%

B.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互相尊重 占7.14%

C.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暴力和冲突 占7.14%

D.家庭成员过于注重物质享受 占7.14%

E.家庭成员缺乏家庭责任感 占21.44%

12.您认为家庭风气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多)

A.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占100%

B.重视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占71.43%

C.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占85.71%

D.倡导节俭和勤俭持家 占85.71%

E.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占78.57%

13.您认为家庭风气的改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多)

A.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时间 占92.86%

B.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 占85.71%

C.加强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 占64.29%

D.倡导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占78.57%

E.倡导家庭成员的节俭和勤俭持家意识 占92.86%

14.您认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意义有哪些?(多)

A.提升个人思想道德 占71.43%

B.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占100%

C.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占78.57%

D.改善社会风气 占78.57%

根据提供的调查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结论和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教育方式和家庭风气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公众对家庭风气建设的看法,为改善家庭教育质量、促进良好家风建设提供参考。 

一、家庭结构与教育现状

1. 主流家庭模式:64.29%为核心家庭(父母+子女),28.57%为三代同堂家庭,单亲家庭占7.14%。  

2.家庭教育的核心地位凸显:85.71%受访者认为家庭对个人成长有“非常大”影响,71.43%认可家庭教育对品德培养的关键作用,且100%认为品德和价值观是家庭教育首要目标;家庭风气的影响同样显著,78.57%认为其对孩子成长作用“非常大”。

二、家庭教育现存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能力缺失‌:35.7%受访者认为父母“缺乏教育知识和技巧”,部分家庭存在过度溺爱(21.43%)和包办代劳(14.29%)现象,导致孩子独立性差、缺乏责任感;

2.‌家校协同不足‌:7.14%家庭仍存在“完全依赖学校教育”的误区,需强化家校配合机制。

3.家风建设需长期系统性投入:78.57%受访者认为家庭风气改善需“较长时间”,92.86%支持通过增加家庭沟通(如定期恳谈会)、倡导节俭意识等具体措施推动。

三、理想家庭教育与家风特征

1. 优质家庭教育要素:  

全票认同父母身教作用(100%),其次为情感关爱(85.71%)、沟通(85.71%)和个性发展支持(78.57%)。  

培养重点应优先关注品德(100%)和健康习惯(92.86%),其次为创造力(71.43%)、社交能力(64.29%)。  

2. 健康家风标准:  

全票要求"和睦尊重"(100%),其他包括家庭责任感(85.71%)、勤俭意识(85.71%)和社会责任感(78.57%)。 

四、新时代家风建设意义

受访者普遍认同家风建设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00%认为有助于培育正确"三观"。  

78.57%认为能改善社会风气和促进家庭和谐。  

新时代家风建设已超越传统家庭伦理范畴,成为链接个人成长、文化传承、国家治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五、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完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一方面,‌强化家长教育能力。‌政府联合社区开设“家庭教育必修课”,重点培训科学育儿方法(如延迟满足、边界设定),避免溺爱和过度干预;推广“家长互助小组”,通过案例研讨(如包办代劳的负面影响)提升教育技巧。另一方面,‌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表现(如社交能力、责任感),促进教育目标一致性;开发“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提供亲子沟通技巧、冲突解决策略等资源。

2、深化家风建设行动。一方面,‌开展家庭文化重塑工程。倡导“每周家庭日”活动,通过共同家务劳动、红色文化体验增强成员责任感;将节俭持家、诚信立身等传统美德纳入社区文明评选标准,树立榜样家庭。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监督激励机制。政府可以设立“家风建设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家风培训、签订家庭公约的家庭给予税收优惠;工会可以组织“廉洁家访”活动,由第三方机构评估家庭沟通质量并反馈改进建议。

3、优化政策保障。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明确父母每年接受12小时家庭教育培训的法定要求;民政部门建立“隔代教育干预机制”,通过老年大学开设科学育儿课程,减少祖辈溺爱行为。

总之,通过建立覆盖认知提升、行为矫正、制度保障三个层面的教育支持体系,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闭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