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信息 >> 正文

经开区:提升调裁质效 筑牢和谐防线

发布日期:2025-01-0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2024年,经开区紧紧围绕促进调解仲裁质效工作,以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为目标,不断提升经开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影响力、公信力,筑牢劳动关系和谐防线。

优化仲裁机制,提升办案质效

一、完善网上调解服务机制。积极推行“互联网+调解”工作,通过12333省调解平台促成网上调解案件265件,当事人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通过智慧仲裁庭远程调解案件2件,开启劳动仲裁“云调解”新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将传统纠纷解决方式转向现代化在线调解模式,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对多元化调解的需求。

二、推动调解仲裁服务智能化。深入推进调解仲裁智能化建

设,通过谋划建设方案、优化布局设计,2024年6月完成智慧仲裁庭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当事人的仲裁、送达等全流程由“线下”搬到“线上”,通过智慧仲裁实现案件开庭、调解4起,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云仲裁”调裁服务。

三、建强建优基层调解组织。以现有省、市级金牌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为示范,加大全区各大中小企业内部建立、培育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力度,强化诉源治理,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纠纷预防和化解能力,成立12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聘请12名兼职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

四、着力提升办案质效。落实劳动人事争议快速处理机制,优化立案审查流程,针对群体性或者欠薪案件,秉承“快立、快审、快结”的三快原则,优先排庭、优先审理。全年共处理3起超过10人以上的群体性欠薪案件,涉及59人次,结案金额147.3万元;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情简单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开启简易处理模式,缩短案件办理时间。通过案件快立快审快调,缩短劳动者维权时间与成本,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氛围营造

一、加强普法宣传。聚焦源头治理,开设“专业法律知识+实战典型案例+合规管理建议”课程,重点围绕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司法解释解读、工伤保险待遇等方面问题,对150余家企业、180余名企业负责人和人事专员开展特色培训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专员参与“以案释法”、“庭审观摩”沉浸式体验活动,为企业优化内部治理提供实操指引。

二、精准服务企业。组织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服务企业活动,从办案实践中摸排全区劳动关系运行情况,选取劳动争议易发多发的企业主动联系,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提供“量身定制”的志愿服务,全年累计服务企业22家,收集企业需求50余项,解答企业法律问题80余个,助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提升企业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

深化沟通联动,提升解纷能力

一、聚力整合优势资源。联合区司法部门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法律援助站,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站式”办理,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累计引导500多名农民工、困难职工、女职工、残疾职工向法律援助律师开展劳动争议事项咨询。强化部门合力,与劳动监察部门联合处理两起农民工欠薪案件,涉及农民工31人,实现及早介入、迅速处置。

二、强化裁审衔接协作。积极主动加强与区人民法院沟通协调,常态化商讨“裁审衔接”事宜,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不定期与区人民检察院商讨处理涉虚假仲裁相关案件,有效遏制虚假仲裁案件发生。常态化联系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提升工作质效。

三、加快建设专业队伍。加强专(兼)职调解员、仲裁员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定期举办“以案释法”研讨活动,夯实工作人员业务功底;常态化举行庭审观摩活动,强化案件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参加仲裁员、调解员的业务交流和培训学习,拓宽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发现问题、逐一梳理,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整改到位。

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抓好多元调处,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宣传引导,不断提升调解仲裁工作质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