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长之窗 >> 李 林 >> 正文

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会成立 72家会员单位

发布日期:2017-09-2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9月26日,常州市首个集学术性、专业性和行业性于一体的轨道交通社会组织——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会在常州大学正式成立,多家企业将集体“抱团”发力,推动轨道交通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繁荣。
  目前常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设6条线路216公里。“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1、2号线将率先建成运营,后续线路也将陆续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将对城市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将为常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作为常州的十大产业链之一,常州市轨道交通行业比较完备,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产业研发、配套、制造产业链优势,具备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从研发到服务的总承包能力,2016年实现产值400亿元,被工信部批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会的诞生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轨道交通行业的交流发展平台,积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在政府与会员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科学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促进会由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戚墅堰公司、新誉集团、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和常州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共有会员单位72家,涉及轨道交通领域设备制造、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及机关院校等多个行业。已经召开的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23家理事会员单位,1家监事单位。夏永俊担任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副市长李林出席成立大会并要求,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会要争当行业规则、行业标准的制订者;争当先进信息、先进技术的收集者;争当各方交流、联络沟通的协调者。
  链接:
  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是面向轨道交通产业的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现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三个专业,已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实验中心,其中包括电气牵引动力实验室、地铁沙盘ATS系统仿真实验室、信号机及道岔系统仿真实验室、列车模拟驾驶实验室等。学院自2015年起,与戚机厂、今创集团及常州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等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完成了中国中车标准动车组、250公里及350公里卧铺动车组、上海地铁、香港地铁及马来西亚地铁等多项重大轨道车辆研究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