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食品药品 >> 正文

2016年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盘点

监管与服务并举 民生共发展双辉
发布日期:2017-02-15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稳步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食品药品电子追溯系统,全面覆盖了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使用全过程,将全市所有的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和70%的白酒生产企业纳入电子追溯系统,初步实现了食品药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推动养老机构食堂等高风险餐饮单位积极开展索证索票追溯系统试点建设。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
  扎实推进监测体系建设。联合各辖市区、市相关监管部门,突出“三多两特”(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多的品种、举报投诉多的品种、高风险隐患多的品种;时令季节性特点、百姓节日消费特点),按照不低于每千人4批次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及时公布抽检信息,依法处置不合格产品,全年完成22511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合格率97.03%。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全市共上报52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每百万人口报告数达到了1130份。
  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力度,推行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与市信用办等单位建立信用信息互通机制,将“黑名单”企业纳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一处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监管合力。采取了多重措施:
  强化全覆盖源头治理。明确全市农产品生产主体、生猪屠宰企业、菜市场属地管理责任,重点开展重金属超标、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滥用抗生素等整治工作。
  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市食药监局在食品生产环节开展“三分监管”、量化分级等监管措施,在食品流通环节建立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在食品餐饮环节,推进“明厨亮灶”“透明市场”等建设,学校食堂A级单位比例达到67%,全市40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达到“明厨亮灶”标准。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强化对企业药品购销渠道的监督检查,建立了疫苗监管长效机制。秉持“严法规、严规范、严标准,控来源、控过程、控放行”的原则,实施医疗器械全链条监管。
  严惩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对风险程度高、保障能力弱、诚信等级低的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如婴幼儿食品、基本药物、无菌植入医疗器械及凌家塘批发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全市依法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498件,罚没累计达3051.63万元。
  积极优化产业发展服务措施 生物医药企业再腾飞
  在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专业优势,不断加强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
  优化审批流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接上级职能部门,加快产品审评审批进程。全面梳理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做到全部审批事项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形成了“一网式办公”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格局。去年累计完成各类行政许可2178件,审批项目的按时办结率、办件准确率均达到100%。
  强化专业支持。加强对企业项目建设、申报注册、生产许可等环节的专业指导,积极配合支持有关辖市区开展新生物医药项目招商,协同有关部门组织新生物医药企业的交流和培训,鼓励研发单位与生产企业对接,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积极协调市发改、经信、科技、卫计等部门,在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为药品生产企业争取支持。
  助推产业发展。对列入全市新医药产业链的27个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挂钩联系和全程跟踪服务,为重点企业建立专人“助跑”机制,帮助联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取得首个大型诊疗设备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填补了全市大型诊疗设备的空白;加快了台湾光宝、福隆医疗器械集团以及扬子江紫龙药业等项目注册申报的进度,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医药产业链27个重点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投资额达32.65亿元。
  在今年的常州市“重大项目提升年”动员大会上,全市多家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获得殊荣。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获“重大贡献奖企业”荣誉,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获“工业五星企业”荣誉,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获“工业四星企业”荣誉,国药控股常州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获“工业三星企业”荣誉。
  锐意创新提升食药监管理念 执法保障又有新举措
  食品药品监管一直面临监管对象面广量大基数大的困难,监管干部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监管需求,且存在监管资源与力量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去年,市食药监局建立了覆盖“四品一械”全领域的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并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基于移动执法的“双随机”抽查监管模式。
  提效率,试行“双随机”抽查方法。市食药监局运用“互联网+”的监管理念,实现了“谁去查、去查谁”,由系统随机抽取;如何查、查什么、查出问题怎么办,系统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双随机”抽查将餐饮监管的重心锁定在学校、养老机构和工地食堂、中央厨房、大型餐饮等高风险餐饮单位。对这些高风险餐饮单位来说,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检查,也不知道会被谁检查,始终保持对生产经营者的“高压”态势,倒逼其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快反应,推行“智慧食药监”移动执法。去年以来,市食药监局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广使用移动执法装备,实现了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稽查执法等监管信息变延时上报为实时上传。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购销情况、库存情况等多项内容进行实时在线远程监管,快速锁定问题食品。
  通过牢牢扭住食品流转全链条追溯、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食品事件全环节查处“三个全”这个“牛鼻子”,极大地破解了“跟在媒体后面的被动执法”的现象。在专项整治、应急管理、快检快测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结果实时分析、应急实时响应,达到了提前分析、风险管控、靶向监管的良好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