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管理再发力:常州以改革实践双向赋能启动2026年市级预算编制工作
发布日期: 2025-09-01   字号:〖

常州市财政局立足“早谋布局、细谋举措、深谋实效”,以全面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为核心目标,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关键抓手,全面启动2026年度市级预算编制工作。通过把财政科学管理试点要求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全流程,建立“改革引领实践、实践反哺改革”的动态互动机制,进一步激活财政管理内生动力,实现改革与实践双向赋能,为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提供坚实保障。

8月28日,市财政局召开2026年度市级预算和绩效目标编制工作会议,标志着此项工作正式启动。市各主管部门、直属单位财务负责人和经办人员,以及全市财政相关条线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为统筹落实预算编制任务、推动财政科学管理落地凝聚协同力量。

2026年度市级预算编制工作紧扣财政科学管理要求,着力推动预算资金安排从“有没有、增不增”向资金使用“该不该、好不好”转变,旨在构建完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会上,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涛介绍了2025年1-7月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发展态势,重点结合我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部署要求,对做好2026年度市级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坚持不懈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积极开展“业财协同”改革试点,推进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切实转变“基数依赖”观念,践行“零基预算+支出限额”管理模式;加快推进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切实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二是强化“三个导向”优化支出预算。坚持集约导向、重点导向、绩效导向,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以事定钱、以钱控事;优先保障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和重点项目实施,落实重大民生支出统筹协调机制;拓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立足“三个结合”提升编制水平。把预算编制和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把专项资金管理和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履职尽责结合起来,系统化推动我市预算编制工作提质增效,切实把财政科学管理要求转化为财政治理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