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钟楼区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安全生产春季行动“五个一”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强化目标引领,统筹推动责任落实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意见》,每位区党政领导挂钩1个镇(街道)和2家重点企业,推动解决1至2类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重点突出问题。每月组织开展风险研判,制定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向各板块发放风险隐患提示单,推动问题整改。建立并实施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推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今年以来企业内部举报并整改隐患580条,发放奖励4.1万元。
二是强化统筹部署。制定印发《钟楼区安全生产春季行动“五个一”活动计划》,明确20个重点领域工作内容、要求和时限。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安委会累计召开5次会议,部署安全生产春季行动“五个一”活动、“厂中厂”综合治理、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等专项工作,区安委办每月调度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
三是加强督导落实。积极配合省、市督导,发现并整改隐患55条。区领导在重点时段带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区安委办每季度组织8个区级派驻督导组聚焦社会面小场所、“厂中厂”综合治理等工作对各板块开展专项督导,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256条。向相关部门、板块发送警示提示函5份,推动问题整改。
紧盯重点领域,全力推进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春季行动“五个一”活动。区各板块、部门累计组织企业自查37198家次,部门检查39880家次,累计发现隐患3586条,整改3451条,整改率96.24%;其中重大隐患137个,整改134个,其余3个正在按期整改中;组织开展演练1284次,警示1705次,培训1379次。
二是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危化品方面,扎实推进“打非治违”行动,截至6月底,摸排出21家企业,全部录入省监管系统。对中海油开展安全审计,查出隐患109条,正逐项整改中。粉尘涉爆方面,实现应退尽退企业76家,压降率56%。目前全区共有粉尘企业59家,全部完成整治提升。“厂中厂”方面,累计拆除影响逃生的违章建筑147处、面积9.4万平方米,全区228处“厂中厂”全部安装“一键响铃”报警装置,组织工信、生态环境、住建等7部门检查“厂中厂”319家次,发现问题393条,已整改331条。社会面小场所方面,组织各板块对全区12883家社会面小场所每季度开展一轮全覆盖巡查,其中两会、“五一”期间对1324家红橙黄重点场所开展各开展一轮巡查、自查,共排查隐患8458个,整改8358个。
三是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制定《钟楼区公共安全体系规划2025年度实施方案》,聚力推进7项重点项目(工作),建成1家公共安全体验场馆。开展安全生产“五进”宣传活动30场次,举办“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培训重点人员和重点岗位培训1600余人,分领域开展“开工第一课”,组织重点企业到事故现场开展警示教育,发放《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七项职责》等资料3000余份,提升企业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将工贸企业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级,明确区、镇(街道)两级监管重点。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严格精准执法,截至6月底,执法检查企业133家次,排查隐患402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条,事前行政处罚6起,罚没款32.74万元,不予处罚1起,免罚金额2.25万元。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动对接被行政处罚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3家。
五是强化应急管理保障能力。组建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完成8处应急避难场所摸排。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摸底排查,先后采购2批应急救援物资。对全区10个重要易积淹点开展汛前隐患排查,督促落实防汛责任人制度,配备排涝队伍、排涝装备和应急处置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