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常州市应急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市应急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现就相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既要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底线,又要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此次出台的18条措施,旨在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安全管理支持,推动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从四个方面推出18条务实举措,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审批服务方面:通过创新“一件事”套餐办理模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和材料,实现“不见面”审批全覆盖,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同时,成立重大项目服务团队,提前介入指导,会同多部门健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安全落地。
监管执法方面:注重服务与监管并重,开展重点企业深度指导和安全标准化创建帮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并通过安全审计帮助企业排查隐患,整改问题不作为处罚依据,体现监管温度。
协同治理方面:强化部门联动和政企互动,开展“执法预告知”和“综合查一次”,减少重复检查,降低企业负担。建立信用修复“三同步”机制,主动帮助企业修复信用,并成立行业安全互助联盟,促进企业经验共享、资源互补,形成共建共治格局。
安全基础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安全文化“五进”活动和应急科普大赛,提升全民安全素养。优化风险报告指导服务,推行“阳光考试”公开培训质量,并推动应急能力立法,鼓励公众参与应急知识学习,夯实全社会安全基础。
这些措施通过简化审批、优化监管、强化协同、夯实基础,为企业营造更加高效、透明、安全的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亮点特色
一是突出服务导向。《措施》将优化服务贯穿始终,通过简化审批、主动指导、包容监管等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一件事”套餐让企业少跑腿,“四减服务”让审批更快捷,轻微违法免罚体现执法温度。
二是注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对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对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互助联盟,实现精准服务全覆盖。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通过部门联合检查、信用修复协同、保险激励等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特别是“综合查一次”,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措施》既解决当前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健全制度机制。通过推动应急管理体系立法、组建互助联盟等相关举措,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