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天宁区积极探索基层法治建设新路径,立足辖区实际与文化底蕴,以“三力齐驱”模式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法治效能提档升级。
一是激活创新力,厚植法治文化沃土。以“融合法治思想精髓与运河文化内涵”为建设主题,沿运河生态廊道打造集悠扬法韵、锦绣法酝、幸福法酝于一体的“大运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设置“习”语领航、“百法”景观、“典”亮生活等12个普法点位,串联了公园步道、共享露营绿地等人流密集点位,让周边群众、来访游客感受沁润式的普法体验,截至3月底,辐射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营造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浓厚氛围。
二是凝聚共治力,构建多元解纷格局。创新“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机制,打造了一批如“民情茶座”“红韵汇智亭”“和谐促进会”“柏杏议事长廊”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协商议事平台,形成“收集民情-协商议事-具体落实-跟踪问效”闭环流程。组建由法官、律师、调解员、乡贤组成的1519名“法律明白人”队伍,形成“镇有总站、村有分站、组有网格”的全覆盖网络。1-3月,成功化解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826件。
三是提升专业力,锻造法治人才队伍。积极发挥专职(专家)调解团全区调解工作核心引领作用,构建“人力集成+实战平台+全域覆盖”专职(专家)调解团建设和工作模式。着力干部法治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学法+讲座+培训+研究”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案例研讨、模拟调解等方式锤炼实战技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截至3月底,共开展法律知识培训50余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