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7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859/2025-0005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农发〔2025〕60号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2025-05-30 公开日期:2025-06-0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7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7号的答复
常农发〔2025〕60号

田青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基层减负增效的几点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常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强化并充分发挥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营造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的良好氛围。

一是系统推进基层减负。2024年,市委、市政府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会议,全面深入地部署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特别是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简单“一刀切”做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明确整改要求。市委办公室印发《2024年市级层面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点任务及责任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市委农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紧扣乡村建设、耕地保护、涉农资金、乡村治理、督查检查等方面全面检视、深刻查摆,从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等突出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分明、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坚持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二是优化长效监管机制。2024年,核准确定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核的511个行政村和6894个自然村名单,将1300余个农户数较少的自然村、较严重的“空心村”和即将拆迁的自然村核准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名单。要求各辖市区、镇优化日常检查、考核方式,不得层层加码,频繁入村督查、考核,原则上结合市级每季度检查同频次开展。注重以正向激励为主,定期发布优秀案例和经验介绍,取消每季度“黑榜村”评选。今年进一步取消了每季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全覆盖暗访检查和考核排名,不再评“红榜村”。建立健全市、区、镇三级巡查网络,对问题的发现、反馈、整改、销号、“回头看”实行闭环管理。

三是有效减少配合检查台账。为切实减轻基层纸质台账工作负担,我市推出“基层减负增效”平台的电子台账功能。该功能实现基层台账电子化、智能化填报以及审批程序化,从源头减少数据重复采集与台账下发数量。目前,“基层减负增效”系统涵盖党建一本通、民政台账、林长巡查台账等7大类,共87个子目录。同时,我市大力推进平台资源整合,为解决基层工作面临的系统多、账户密码多问题,“常治慧”APP已集成各部门应用12个、智慧镇街应用63个;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接入研判指挥类和业务应用类系统261套。工作人员可通过“我的常州”APP、“常治慧”APP、“苏服办”APP扫码或手机验证码登录,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极大便利了基层工作开展。

四是规范督查检查工作。全面梳理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和痛点堵点,突出重点、精减指标,形成《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所有考核指标浓缩为8个方面。考核方案下发前,充分征求基层意见,对基层的意见建议充分调查研究,不断提升考核督查工作覆盖面和精准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督查工作采用“四个一”模式,即每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仅开展一次督查、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一个小组、所有实地考核督查工作在一天内结束、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次性告知。通过减少考核督查的频次,最大限度减轻基层负担。文明城市检查工作方面,大幅精简测评指标内容,减少测评点位及实地考察指标数量,将听取群众意见的分值占比从30%增加到40%。测评改评分排名为评级管理,分优秀、良好两个等次。文明实践不再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月度活动场次要求,暂停市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示范活动。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思想引领、改进工作作风,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相结合,强化自我监督,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查纠涉农资金项目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为我市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签 发 人:冯旭江

经 办 人:徐朝宁

联系电话:85680709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