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4号)的答复意见
索 引 号:014109859/2025-0004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农发〔2025〕43号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2025-04-30 公开日期:2025-05-1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4号)的答复意见
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4号)的答复意见
常农发〔2025〕43号

易超等17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经会商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品牌培育、创新销售模式、出台政策扶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等手段,深挖我市土特产的产业潜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做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连续两年发布天目湖白茶正面清单,举办常州红茶大赛,召开红茶发展座谈会,举办常州长荡湖蟹王大赛,借助长荡湖马拉松比赛开展常州“蟹味”大赏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常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加强产销对接。组织“常字号”农产品参加各类贸易推介活动,推动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交会上,我市参展企业达成农产品销售意向超1500万元。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音乐节、全域马拉松等平台,组织多场全市名特优农产品品牌集中推介活动,效果显著。组织本地102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全国私域电商新渠道洽谈暨首届常州农产品电商采购对接活动,现场达成意向销售900多万元。三是加强冷链建设。大力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优化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我市钟楼区冷链物流基地被列入全国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江苏杰记水果智慧冷链集配中心被认定为部级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全市近百家重点农业经营主体建成冷库6.45万平方米,以“基地+中心+产地”的建设模式,带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整合,有力推动我市冷链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产品精品培育计划,开展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依托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公益性展会,着力提升我市“土特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编制专项规划,完善服务业体制机制。市发改委将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谋划形成全市“十五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及生产力布局。到2027年,培育重点电商服务平台20个以上,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出口品牌15个以上,培育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跨境电商企业60家以上,助力提升“土特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带动力。

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构建物流枢纽网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优化布局名单,常州成功入选。我市将抢抓机遇,全力培育与“GDP万亿之城”相匹配、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借助物流枢纽建设,带动农村物流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此外,充分发挥江苏凌家塘市场的龙头作用,以苏浙皖边界市场、横山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为两翼,整合长荡湖螃蟹、社渚青虾、金坛茶叶、雪堰水蜜桃、漕桥葡萄等地产农产品专业市场,构建全域流通网络,形成“一体两翼多点”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三是创新品牌培育,构建产业联合体协同发展。学习西湖龙井、武夷山红茶等品牌保护经验,对我市金坛雀舌、吕墅萝卜、长荡湖大闸蟹等地标品牌产品陆续推进正面清单认证,引导经营主体合法依规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充分发挥市农产品行业协会平台桥梁作用,引导和组织农产品“上网触电”,参加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活动,为我市“常字号”农产品走出常州拥有更大的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不断增强“常字号”的影响力美誉度。

签 发 人:冯旭江

经 办 人:卢科红

联系电话:81668240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