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8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5-0006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5〕98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5-05-28 公开日期:2025-05-2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8号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68号的答复
常教办〔2025〕98号
包亚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校周边1公里步行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推行校车及定制公交服务,实施学校接送中心工程,落实“护学岗”机制,同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在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的同时,大大缓解上下学期间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一、加强校车及定制公交服务
  2019年,市政府将推广普及“学生专车”(主要形式为定制公交、专业校车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共有国标标准校车510辆,共开通线路925条,服务179所学校2.9万名学生;开通定制公交14条线路,服务10所学校0.23万名学生。“学生专车”开通后,部分路段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聚集拥堵的情况得到缓解。为保障“学生专车”安全运营,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市教育局联合公安部门对校车公司进行安教安检,每月召开校车公司法定代表人安全例会,坚持校车违章及事故季度通报制度,压实各地及校车公司安全责任,督促校车公司加大驾驶员、照管员安全教育,抽检校车安全设施及车况;联合交通部门召开定制公交运行管理协商会议,研究定制公交安全运营保障措施,根据各经停站点人数科学合理规划定制公交线路,分时分流,避免乘车拥挤。
  二、实施接送中心工程
  近年来,为缓解校园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和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常州市积极探索校园共享停车。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政府要求,在新建、改扩建项目过程中,规划建设地下接送中心,通过交通影响评价论证确定接送中心停车位数量。目前,常州市第一中学等36个学校地下接送中心已投入使用,停车位共计7984个,每位家长可在地下接送中心免费停车30分钟,平均接送时间比地面接送缩短5分钟。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拥堵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三、规范落实“护学岗”
  2024年8月,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出台《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公安民警、值班干部、教师和当值保安等各自职责,规范着装,统一安全引导牌尺寸规格和电子哨型号,充分发挥“护学岗”“高峰勤务”等护学机制作用,维护好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交通秩序。协调交警部门,针对各校周边道路特点,采取“一校一策”,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制定上下学期间交通组织、车辆停靠、人员分流、人车分离、减少人员聚集、校内人车分流等方案和措施,解决交通秩序混乱、拥堵问题。
  四、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深度推进“教联体”建设,构建学校积极引导、家庭主动负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全面建好建优建强“家长学校”,制定《常州市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指南》。全市累计开展家庭教育等讲座3836场,受众337万人次。聚焦耐挫折、增强适应力、提高抗压力等主题,研制“抗逆力”主题教研系列活动方案,开设20节公开课,14场专题讲座。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优秀抗逆力课程、“学会交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餐桌上的亲子时光”家庭教育故事评选。
  五、深入实施“2.15”专项行动
  市教育局大力推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验区(校)建设,实验校、区开展的体育课程“私人订制”“每天一节体育课”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25年春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2·15专项活动”,聚焦“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延长至15分钟”的核心目标,落实每天两节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