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常州地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停车收费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收费定价基本情况
根据《江苏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常州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按照停车设施的性质和特点,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停车收费标准,由停车设施经营者、管理者提出建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当地停车收费定价机制确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收费标准,由停车设施经营者、管理者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据经营成本、供需状况、服务条件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制定。
二、围绕优化停车收费机制开展的工作
1.调整收费标准,优化计费结构。2023年6月和11月,我市分两批出台主城区内关于延长免费时长和六类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收费标准(常发改〔2023〕224号、常发改〔2023〕363号)。对比2007年常州市制定的停车收费标准(常政办发〔2007〕37号),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一是延长免费时长。各类停车设施免费时长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其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医院配套停车场免费时长延长至1小时,公园、体育场馆配套停车场免费时长延长至2小时。同时,明确免费时长不追溯,即各类停车设施的停放服务计费时间从免费停放时间结束后开始计算。二是分区分类,优化计费结构。明确区分三类区域、六种停车场类型的停车收费标准,且计费单位由原来1小时或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或15分钟。三是特殊类型收费标准的优惠幅度加大。新能源汽车进入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停车场免费时长延长至2小时,同时实行减半优惠;残疾人停车收费减半优惠等。
2.完善制度保障,建设智慧平台。2024年9月,市发改委出台《常州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在定价方式、监管模式、差别化定价、优惠措施、停车收费行为的规范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明确,为规范停车收费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市发改、公安、城管、市监多部门联动,开发上线“常州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综合监管平台”,该平台是集停车场备案、价格核准(信息采集)、年度报告、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线上联合办理平台,实现多部门协同把关、多维度停车数据分析、施政效果评估、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模型等功能,为停车收费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合力劝导引流,攻坚突出矛盾。群众反映停车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设施。据统计,我市有近一半的停车设施实行市场调节价,其收费标准由停车场经营者或管理者依据自身投入、经营情况等自行制定。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停车收费政策调整实施成效,引导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合理定价,切实让利广大群众,市城管局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召集万达、环球港、大润发、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办公写字楼的停车场经营者代表,开展提醒约谈工作,宣传停车收费标准调整相关政策,并引导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参照周边政府指导价停车场合理调整计费结构、收费标准,提高群众普遍接受度,引领、带动周边停车场收费标准进行合理优化。目前,市场调节价停车设施均已全面落实30分钟内免费停放政策,部分市场调节价停车场也已调整收费价格。另外在停车矛盾较突出的区域新建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停车场,在“常畅充”平台增加推送周边优惠停车场的功能,为市民提供更优惠的停车服务,如环球港西侧衡山路停车场提供1155个车位,有效缓解环球港停车困难,且收费价格低,2025年春节期间免费停放达1.06万次,免费金额5万余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牵头市公安、发改、市监等部门,对现行停车收费政策成效进行综合评估,依托大数据平台,分析各类停车设施相关数据,听取多方意见,参考周边城市的先进做法,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进一步完善停车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精细化管理,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停车设施,探索建立停车收费标准的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同时通过多部门联合办公,采取现场督查、回应关切、政策解读等方式,继续加强与各商业综合体、写字楼沟通协调,尽可能在延长基础收费时长、缩短加时收费时长区间、降低当日收费封顶等方面予以优化劝导,鼓励市场调节价停车设施产权方给予进驻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适当让利优惠,办好停车惠民实事。
分管领导:司洪庆
经办人:朱晓霞
联系电话:85682938
(注:上述个人信息由于工作需要经本人同意对外公布。)
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