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28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840/2025-00051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生态环境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环复〔2025〕35号 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
生成日期:2025-06-04 公开日期:2025-06-2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28号的答复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28号的答复
常环复〔2025〕35号

宋子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有效机制应对空调噪声污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对身边噪声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相关信访和投诉举报居高不下。为加快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异味污染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市生态环境部门与相关部门、板块积极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全面监管。构建“分级督导、多元共治”的声环境管理机制。压实基层治理责任,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开展日常巡查,重点排查居民区空调外机异常振动、夜间违规使用大功率设备等噪声问题,对轻微扰民行为及时劝导调解。对劝阻无效或重复投诉的噪声扰民事件,属地综合执法部门收到投诉后,立即开展现场检测,涉及违法行为将立案查处。

二是持续提升噪声监测能力。构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不断优化监测点位,对交通干线、轨道交通周边等重点、敏感噪声源加强监测评价,形成了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环境评价与污染监控相结合的噪声监测网络。为各噪声监测和执法部门配备便携式噪声监测设备,为环境执法赋能。截至2024年,我市共累计设立城市功能区监测点位数15个,城市区域监测点位数301个,城市道路交通监测点位数108个,另外还开展了基层监测人员噪声监测“老带新”培训。

三是深入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异味污染问题,印发《常州市2023年度治理噪声异味污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深化噪声异味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两年行动工作方案》,将空调外机噪声纳入社会生活噪声重点整治范围。2024年,全市累计排查噪声、异味各类场所3.3万余次,督促整改问题4400余起。其中,针对社会生活噪声,全年累计检查居民小区1.02万家次,整改噪声问题1499起,群众投诉763起,办结率100%。

二、下一步计划

空调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人居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在高温天气集中使用空调的背景下,构建系统化、精细化防治体系,对保障居民“安静权”、促进社区和谐、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升级具有紧迫现实意义。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对接公安、城管和住建等部门,按照“难点攻坚+常态管理”的模式,加强空调噪音的长效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形象。

一是建立快速响应体系。构建“接诉即办、联动处置、闭环管理”的快速响应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托12345热线、社区网格微信群实时受理噪声投诉并分类转办,及时响应诉求。组建专业化技术监测团队,配备便携式噪声检测仪、频谱分析仪等设备,接报后及时抵达现场开展精准检测,同步留存声纹证据并出具检测报告。强化执法联动,对超标排放的空调设备使用主体,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交办属地网格。整改完成后由社区网格员上门复查,检测达标后向举报人书面答复,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是持续开展噪声攻坚。4月30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已印发《关于开展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的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开展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对使用空调器、冷却塔、风机、发电机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设备、设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商业经营管理者,督促做好优化布局、集中排放、减震降噪等措施,依法查处噪声超标行为。5月底前对已有的问题线索集中排查梳理,实现清单化管理,配套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部门、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对于各类问题,能立行立改的,确保第一时间整改到位,整改确有难度的,合理建立整改计划,有序推动存量问题解决。10月底前开展集中整治,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区域的问题有效解决。12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巩固整治成果,总结经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构建噪声污染协同防治体系。聚焦空调噪声源头治理,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市场监管局对出厂的空调质量进行监督,住建、城管、公安、生态环境、街道(社区)及物业管理部门多方联合,重点针对住宅小区空调外机违规安装、设备噪声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压实物业管理主体责任,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将空调噪声管控纳入日常巡查清单,对违规行为即时劝阻。强化执法衔接,对涉及建筑结构违规改造或设备严重超标的复杂问题,启动多部门联合执法程序,依法采取设备查封、信用惩戒等措施,并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投诉受理、现场处置、整改反馈闭环管理,确保噪声污染问题高效协同化解。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6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