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完善无偿献血协调机制、确保临床基本血液保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无偿献血工作进展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释放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我市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献血参与人数和献血量呈下降趋势。2024年全市献血人数较2023年继续减少达7933人,下降比13.96%,供血量共78867u治疗量,下降比达到14.23%。
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团体应急献血响应率下降,流动献血参与人次低,高校献血参与度不足,我市血液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给临床及时救治带来不利影响。我委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社会力量,动员广泛参与,积极提升血液采集量,保证临床供应。加强血液安全检查,确保血液安全。
1.加强组织协调。2025年初,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无偿献血时间安排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无偿献血工作,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打好基础。
2.有序开展献血工作。市中心血站积极与各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调整,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我委组织机关、下属单位职工于冬夏两季带头献血,协调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参加“三献”活动。积极落实无偿献血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活动。
3.扩大社会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推进团体无偿献血工作于2025年4月8日印发的无偿献血倡议书,我委积极落实倡议,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加强团体无偿献血组织保障,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社会氛围。
二、下一步计划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与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广泛合作,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新闻》、常观APP新媒体端、新闻广播等,广泛宣传无偿献血政策、科普血液知识、传播先进人物事迹等,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馨社会氛围。在人流量大的商业广场、公园等设置展板,播放无偿献血相关视频,宣传无偿献血政策,提升市民无偿献血知晓率和参与度。在各类义诊、便民活动中加入无偿献血元素。
2.推进献血计划落实。根据全市献血计划,主动加强与各单位沟通,协助制定个性化宣传、组织、动员、实施方案,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献血计划的落实。在各辖市、区,市各部委办局、市直单位组织应急团体献血活动一个月后,统计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各相关单位,督促计划的落实。年底,全面梳理献血目标任务落实情况,上报市政府办公室,适时通报。确保临床用血的基本保障,提升夏冬两季的血液应急保障能力。
3.提升流动献血量。与各辖市区政府及乡镇、街道,市交通、城管等部门沟通,推进市中心血站献血屋的设置和优化调整,设置固定的献血泊位,动员商业、广场、公园等所属管理单位为献血屋(车)提供水、电配套便利,打造半小时献血圈的落地,方便市民就近献血,提升流动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提高血液库存缓冲力,保证临床救治有序进行。
4.提高高校献血率。在高校中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师生对于无偿献血的所思所想。积极协调市红会、团市委、文明办等,于在常高校中广泛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提升师生社会责任感,举办无偿献血知识、应急救护培训知识讲座,举办专场知识竞赛、无偿献血海报设计大赛等,策划大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师生广泛参与无偿献血。
5.拓展无偿献血激励政策落实的广度深度。推进全面落实持“三免卡”献血者激励政策,积极与相关民企、股份制企业的游乐景点沟通,优惠献血市民及家属。组织定期赴基层监督落实情况。落实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
6.推进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积极鼓励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减少用血量。严格控制用血指征,进一步落实科学合理用血。将自体输血比例纳入委属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动员其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多措并举,缓解血液供需矛盾,保障医疗秩序有序进行。
非常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程逸文
经办人:刘华联
联系电话:85682567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 年6 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