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79.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2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446.2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2576.62亿元,增长7.0%。
1.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主要农产品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夏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3.7万亩,同比增长1.9%。全市生猪出栏12.5万头,同比增长20.6%。全市猪肉产量增长12.9%,禽蛋产量增长7.4%。
2.工业经济保持稳增,新兴动能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0.6%。七大主要行业产值“四升三降”,其中电子、生物医药、机械、纺织服装行业产值分别增长9.8%、6.2%、5.4%和1.4%。从新动能看,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6.6%和8.0%。
3.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6%。工业投资占比提升,同比增长4.6%,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8.9%提升至55.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8.1%。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9.5%,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9.1%,较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0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扩容提质,“苏超”效应初步显现。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7亿元,同比增长3.7%。随着“苏超”联赛火爆出圈,文体用品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行业零售额增长25.5%;文旅、餐饮等服务型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3%。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51.1%。
5.对外贸易增势较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90.3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总额1456.2亿元,增长16.3%;进口总额334.1亿元,增长2.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4.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5.2%。从贸易主体看,私营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实现进出口增长25.1%,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为62.6%。
6.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总体运行稳健。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344.5亿元,增长3.3%;税收占比84.8%,位列全省第1。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697.0亿元,增长6.9%;贷款余额19755.1亿元,增长9.0%。
7.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下降0.3%。八大类商品“三升五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7.1%、1.4%和0.4%,衣着类、食品烟酒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1%、0.5%、0.7%、0.9%和3.7%。6月,CPI同比下降0.3%。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6%和3.5%。6月,PPI同比下降3.9%,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1%。
8.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7元,同比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6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0元,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增幅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53,比上年同期缩小0.0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