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8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5-0004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5〕76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5-05-16 公开日期:2025-05-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8号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98号的答复
常教办〔2025〕76号
王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推动我市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学校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工作,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持续优化完善相关工作。
  一、深度融合,打造特色研学课程
  为助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常州地方文化,开阔视野,厚植家国情怀,各地各校充分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研学课程。课程内容广泛涵盖本地区历史、民俗、手工艺、非遗、科技等多个领域,同时积极融入劳动实践元素,旨在让学生在参与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全方位、深层次地领略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锻炼劳动技能。如常州经开区凭借自身产业门类齐全、底蕴深厚等优势,开发了“运河智造 匠心常传”工业研学课程,让学生探索工业发展历程、感受现代工业魅力。溧阳市中关村实验小学围绕科技、生态、文化三大主题构建研学课程,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行走的课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开展“农耕文化研学之旅”,学生全程参与农事劳作,融入自然观察与生物科普。这些课程将劳动教育、文化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劳动意识。
  二、整合资源,构建优质研学路线
  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将进一步整合研学资源,联动全市467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织密以常州历史文化景点、博物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食育实践基地、灾难教育实训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为研学场域的地方研学资源网络,丰富研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元、更生动、更全面的学习体验。例如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开发“重走秋白上学路”研学路线,整合庄氏塾馆、瞿秋白故居、瞿秋白纪念馆、黄仲则故居等场馆,通过联动学校周边的资源,引导学生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探寻“立志之路”,争做“秋白式”好少年。常州博物馆的“常州地域文明探源”研学线路入选全国文化遗产研学优秀线路。金坛区茅山茶海研学基地的“茶园劳动体验”研学路线,让学生掌握茶叶种植加工技能,感受茶文化魅力。这些路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强化保障,确保研学安全有序
  要求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前,制订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同时,加强对学校及承接单位的监管,要求其严格按照标准收费,明确收费项目和服务内容,确保收费与服务相匹配,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让研学活动收费规范、合理,让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研学体验。
  四、科学评价,提升研学教育质量
  不断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和研学机构根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研学课程和活动安排,推动研学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五、广泛宣传,扩大研学活动影响
  借助“文旅常州”“常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多种渠道和平台,大力加强对研学活动的宣传推广,以此提升研学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制作研学活动宣传册、宣传视频等资料,向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研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具有示范性的品质研学路线,进行专题报道,记录研学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炼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持续增强精品研学活动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研学旅行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具教育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理解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