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4年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进镇帮村、进村帮户”督查情况通报
索 引 号:014109429/2014-0024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4-08-04 公开日期:2014-08-0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14年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进镇帮村、进村帮户”督查情况通报
2014年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进镇帮村、进村帮户”督查情况通报

    7月15-16日,市委、市政府督查组通过现场走访、查看台账、座谈交流等形式,对“百千万”帮扶工程推进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帮扶办、全市8个帮扶工作组、120家成员单位和茅山老区8个镇,紧盯工作目标,紧抓项目实施,认真开展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整体工作进展顺利。

    1.落实态度坚决。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进镇帮村、进村帮户”工作要求,深入开展调研、专项制定计划、合力实施项目,推动帮扶工作有效开展。8家组长单位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责任,先后召开工作研讨会、现场推进会,向成员单位转达精神、凝聚共识,与老区镇共谋思路、分析项目,分别制定了新的帮扶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各老区镇统一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帮扶制度,并在项目类型、计划投资、预计收益、项目保障、风险预估等方面做好充分研究,确保了“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

    2. 帮扶目标明确。各级各部门根据产业规划和功能定位,按照“办物业不办企业,留资产不留资金”的思路,统筹规划,迅速组建镇级帮扶平台,商讨筛选镇级帮扶项目,梳理延续项目,并协调有关政策、多方筹措资金,组织项目实施。目前,8个老区镇共排出帮扶项目20个并已全部启动,其中已完成2个。20个项目预算总投入1.5亿元,其中帮扶单位投入831万元,镇、村各投入3422.1万元和1584万元,辖市投入1885万元。120家帮扶单位已到账帮扶资金1006.2万元。

    3. 增收成效初显。以镇为平台组织实施物业项目,壮大村级经济,提升“造血”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竹箦镇、上兴镇集中购买的商业营业房,别桥镇投资建设的“富民楼”商业营业房,南渡镇建设的仓储物流园,社渚镇投资建设的标准化厂房等项目,预计每年能给帮扶村带来不低于20万元的收益。竹箦镇的江苏活性炭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除村占有一定比例固定资产股份外,每年回报村不低于15万元;高速公路广告牌已开工建设,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8万元。薛埠镇在充分论证14个帮扶村申报项目的基础上,确定将组织部帮扶东窑村建设标准厂房列为镇重点帮扶项目,在政策上给予扶持,121万元土地出让金全部返还到村投入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东窑村一期6187平方米标准厂房。朱林镇的标准厂房、秸秆收储、育秧服务,直溪镇的标准厂房、商铺、大学生创业园、西气东输和特色蔬菜公司等项目,均将从不同渠道促进镇村增加收入。

    4. 帮扶载体丰富。各帮扶组在推进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帮扶载体,丰富帮扶内涵,让老区人民不仅收入得到增加,自身素质也得到提升。“七一”前夕,市农委组织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服务”主题党日活动,开设服务三农讲堂,为直溪镇30多位镇村干部进行“三农”辅导讲座。薛埠镇帮扶组开展“深入基层听党课,集中慰问送真情”活动,以“牢记宗旨,服务群众”、“花山的富民强村之道”为主要内容,为60多位帮扶单位领导、薄弱村书记和老党员代表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招商银行为直溪镇融资2亿元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市教育局会同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对茅山老区风景区内的50多名“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餐饮管理和服务培训。市物价局牵头组织部分行业专家参与朱林镇“智力帮扶超市”,为老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5. 群众普遍认可。按照“进村帮户”要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七一”、“秋季开学”、“春节”、“重阳节”等重大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上半年120家帮扶单位累计走访贫困家庭1562户,发放慰问金112.602万元。老区干部群众普遍认为“百千万”工程立意好、措施实,让百姓得到了实惠,也通过“双进双帮”活动感受到了帮扶单位的优良作风和形象。

    二、存在问题

    从市级层面来看。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一,120家帮扶成员单位中,还有3个单位的领导上半年未到村联系过,19个单位主要领导至今未去过联系村,部分单位至今未开展“进村帮户”慰问活动。二是资金到位速度不一,截止6月底还有31个单位资金没有到账,到账的89个帮扶单位中,10万元以下的26个,其中低于5万元的12个。

    从辖市层面来看。一是配套资金不平衡,截止6月底金坛市对三个老区镇的以奖代补配套帮扶资金还未到达老区镇帮扶专户,溧阳市对部分镇的配套资金也未完全到位。二是项目推进不平衡,20个重点帮扶项目尽管已全部启动,但启动速度不平衡,有的项目尚处于土地平整阶段;13个延续项目,仅完成4个。三是项目收益分配制度有待建立,老区镇级重点帮扶项目对薄弱村资金收益反馈约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收益分配机制。四是帮扶资金管理有待完善,帮扶资金未能完全做到专账核算,没有专门的明细科目。

    三、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百千万”帮扶工程,事关茅山老区发展,事关常州现代化建设大局。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总体部署,对照序时进度和五项制度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创新举措、整改提高,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1.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率先基本现代化,农民增收是关键,重点难点在老区。截止2013年底,全市帮扶的97个样本薄弱村,村级总收入70万元以下的12个,其中低于50万元的6个,对照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到2016年,行政村(涉农社区)村级年收入金坛市、溧阳市不低于100万元”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消除应付、厌倦、畏难心态,继续把帮扶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日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抓出成效。

    2. 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帮扶组长单位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统筹工作组工作。成员单位要认真配合组长单位,落实帮扶资金。市帮扶办要充分发挥统抓协调作用,掌握情况、研究对策,统筹协调、督查指导,推动工作深入开展。镇村要切实发挥帮扶工作的主体作用。老区各镇要把增加薄弱村的物业型、产业型、服务型等收入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注重提高镇域规划的科学性,加强帮扶资金管理,建立完善帮扶资金管理制度、帮扶项目收益分配制度。薄弱村要积极与镇、帮扶单位沟通,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金坛、溧阳两市要全力以赴支持老区发展,落实好专项扶持资金,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在政策、资金、人才、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奠定帮扶基础、坚定帮扶信心。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资金不落实的帮扶单位,市领导将与帮扶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条线单位,将采取情况通报等形式向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映。

    3.加快帮扶项目的实施。老区镇要按照时序进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组织实施好帮扶项目。对于延续项目必须尽快完成;对于镇级重点帮扶项目加快推进,尽早见效。要规范帮扶资金的使用程序,尽快与薄弱村签定帮扶收益分配协议。挂职干部要履行好帮扶的指导督促协调职责,定期查看扶帮扶项目的进展情况,经常性加强指导、沟通情况、督促检查,监督帮扶资金使用,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