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云病理’,让薄弱学科起飞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科技在健康产业中的支撑作用,为智慧数字病理的发展奠定了长远基础。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发展智能医疗,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型。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促进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数字病理辅助诊断等应用。
一、现状与不足
数字病理图像管理与AI辅助诊断应用不足。当前,医院的病理图像管理仍依赖传统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且易出错。AI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尚未普及,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有待提升。此外,质控管理不够智能,缺乏统一的图像管理和质控标准。
二、一院牵头试点,推进病理平台建设
数字智慧病理综合服务平台旨在通过集成先进的医疗信息化技术,实现病理诊断的智能化辅助以及诊疗业务高效协同。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试点,建设数字智慧病理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将集成数字病理图像管理、AI辅助诊断等功能,实现病理科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包括构建数字病理图像管理系统、AI阅片系统以及智能化病理报告生成系统等。建设目标是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病理医生的工作负担,推动病理科向智慧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该项目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申报,技术路线如下:
数字病理图像采集技术:通过高分辨率的数字扫描仪将传统玻片转化为数字切片,确保影像的高清呈现和细节保真。AI辅助诊断技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病理图像分析,实现病变区域的自动识别、分割和分类。技术要求包括高精度、高召回率,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架构,支持海量数字病理图像的存储。具备二次压缩技术、分级存储技术、全院级并发1秒调阅技术、多协议互通技术及数据安全技术。
市卫健委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认为该项目具备必要性和紧迫性且方案基本合理,经委办公会集体讨论同意立项,现市一院正在开展项目建设。
三、提升平台能级,探索市域共享利用
在常州市医学影像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治理、集中存储、共享调阅的经验和机制,探索向智慧病理方向的延伸。主要探索以下内容:
1.面向患者的服务:提升就诊体验。数字化智慧病理缩短诊断报告时间,改善预后,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转效率,使患者能够更快获得精准的诊断结果。
2.面向医务人员的服务: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AI技术辅助病理医生快速识别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减少报告出具时间。通过数字化减少切片混淆和图像损坏风险,使诊断流程更加标准化和量化,增强对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
3.面向医院的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共享会诊渠道。在市一院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基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现有数字影像共享互认调阅的网络通路和技术支撑,探索建立市域内智慧病理数据互联互通的共享会诊渠道,实现资源共享,缓解病理资源不均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助力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4.医院整体及科研应用:助力精准医疗与科研创新。数字化智慧病理通过整合多种医疗数据,推动医院管理和科研创新。AI技术深度分析患者数据,并为科研提供基础,促进精准医疗发展。
签发人:程逸文
经办人:许辛夷
联系电话:85682630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