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29/2016-0014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16〕123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6-09-08 公开日期:2016-09-1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常政办发〔2016〕123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台风、暴雨、冰雹、强雷电、冰冻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突发频发重发,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更好地发挥气象在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福祉安全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贯彻落实《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职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未设置气象主管机构的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和钟楼区,应成立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全市乡镇(街道)明确气象防灾减灾分管领导、气象协理员;村(社区)整合资源、多员合一,明确气象信息员,确保气象防灾减灾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切实发挥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的职责分工,建立气象信息常态化发布、接收、传播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防雷安全管理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选用、培训、激励与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发挥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三、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一)建立完善城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年内,各级人民政府要完成编制、印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成员单位要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市应急办、市气象局要加强督促指导。要充分发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民政、国土、城建、安监、环保、交通、农委、水利、旅游、气象等应急联动成员单位间应加强资源共享和联动合作,完善各级灾害防御联络员制度和气象灾害联动联防机制,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纳入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二)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深入查找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重点基础设施、危化场所的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
  (三)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各地要着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不断完善智能型气象灾害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水平。要重点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努力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延长预见期。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完善发布机制,整合发布渠道,建立发布“绿色通道”,切实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努力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气象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予以应对。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洪涝、滑坡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科学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并及时上报灾情。认真落实减灾救灾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五)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创新方式,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全市各级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结合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活动,多渠道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逃生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