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3年全市档案工作意见
索 引 号:014110120/2013-0001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档发(2013)9号 发布机构:市档案局
生成日期:2013-04-11 公开日期:2013-04-1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13年全市档案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发展为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率先基本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3年全市档案工作意见
常档发(2013)9号

    2013年全市档案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发展为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率先基本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创新实践,努力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发展

    (一)思想观念创新。创新是应对时代变革、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有了新的思想,才有新的发展;有了新的举措,才有新的气象。当前,档案工作存在着许多思想障碍和框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委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档案事业惟有转型发展,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发展。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坚持创新,勇于实践,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二)工作领域创新。档案业务工作有一整套紧密相联的工作流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档案载体和工作对象己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领域,把档案工作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

    (三)队伍建设创新。要用创新的手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干部队伍。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为载体,培养党员干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步改掉懒惰思想和墨守成规陋习,这是做好一切工作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培养档案干部崇尚学习、爱岗敬业、求实开拓的精神,准确把握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和所处的新环境,学习先进的经验做法和优秀成果,求实创新,探索实践。培养档案干部深入实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严谨细致、真抓实干的作风。培养档案干部遵规守纪、雷厉风行、廉洁高效的品行。

    二、服务为先,推动档案工作发展更加宽广

    (一)加强机关档案服务工作。继续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以机关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指导和服务,按照《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测评办法》要求,进一步提高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企业档案服务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第10号令,加大对国有、民营等企业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指导,推动国家《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和我市《关于加强市属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的落实,主动为企业建档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档案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提高企业建档率、合格率,培育典型示范。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服务工作。继续深化新农村档案工作,全面推广武进全国示范区经验,重点抓好《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意见》及镇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贯彻实施,制订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新农村档案工作全覆盖,到“十二五”末全部建档达标。

    (四)加强“三重”档案服务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以《常州市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为抓手,坚持“三重”工作到哪里,档案人就跟进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切实做好相关监管、指导、培训等工作。加强与发改委、城建局等部门的联系,建立有效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机制,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全力做好第八届中国花博会档案工作,确保齐全、完整、安全。

    (五)加强行业档案服务工作。扩大服务领域,把所有行业纳入档案管理,成为服务的对象,针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要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加强工作协作,根据行业特点进行指导,促进行业档案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强开发区、高校、审计、中小学等档案规范化管理。以我市宗教场所档案工作为典范,形成新的常州特色的行业档案工作。

    三、合力建档,不断提高档案资源建设水平

    (一)进一步扩大资源建设覆盖面。关注新组织、新领域的档案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档案资源管理的各种有效工作机制和形式。加强对机关贯彻8号令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全面开展机关所属二级单位贯彻实施8号令和两表的制定工作,完善各单位的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做到应归尽归。全市各级档案馆今年全面宣传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修改完善档案馆的档案收集范围细则和工作方案,认真加强调查研究,扩大进馆单位范围,拓展档案进馆门类,做到凡对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有用的档案应收尽收。鼓励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向国家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

    (二)加强“三重一特”优质档案资源建设。广泛征集重要人物、重点建设、重大活动、地方特色档案,逐步完善重要人物(名人)档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口述档案、珍贵档案征集,启动城市记忆史料征集工作。市本级重点摸清散存在外的珍贵常州历史档案,制订征集方案。创建好、经营好档案馆品牌,提高对区域档案资源的吸纳、集聚能力。

    (三)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新模式。把从接收、整合历史档案转移到当前正在档案形成部门运行、保管的现行档案文件上来,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并完善机关文档中心。以建设国家档案馆为主体,专门、部门档案馆为辅的档案馆资源体系为目标,初步实现全市各国家综合档案馆资源的共享、互换,发挥档案整体效益和综合优势。加强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建设,有效整合资源,管好用好档案。谋划建设“常州市科教档案管理中心”,整合集聚科教城园区的教育、科技和产业档案信息资源。省级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积极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有效模式,最大程度地推进档案资源共享工作。

    四、把握机遇,大力促进档案文化大繁荣

    (一)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充分运用档案文化记录、记忆和传世、传承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精心选题,项目带动,重点突破,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主动地走出去,加强横向纵向合作交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档案文化建设的合力。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精心打造档案文化产品,使档案文化产品成为我市文化产品中的特色产品,成为文化强市建设中的一道风景。

    (二)积极推进档案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档案馆对外服务功能建设,在基层单位开展以记忆文化为主题的档案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档案馆新建、改扩建和星级创建的契机,提前设计和布局,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档案珍品陈列馆、档案文化展厅等档案文化阵地。市本级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争创全国一流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努力推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与有关单位、部门共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推出档案文化精品,丰富档案文化内容,向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等,着力打造常州特色档案文化品牌,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市本级做好《常州百年工商》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积极与有关单位、部门合作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辖市、区要坚持特色发展,找准目标定位,创建自己的特色文化精品。

    五、突出主体,推进档案馆建设上新水平

    (一)进一步提升档案馆工作水平。强化基础业务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台账,加强档案的实体管理,加强档案的整理,规范档案库房管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推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展到期档案鉴定和民生方面档案的划控开放工作。各档案馆要对照有关标准,按照“巩固基础,创优特色,提升水平”的要求,积极争创更高等级目标的档案馆。市本级和新北区要认真对标整改,确保国家级档案馆通过复查。

    (二)积极推进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加大对档案馆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争取改建、扩建和新建档案馆,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改善档案保管和保护条件,充分发挥档案馆各项功能,进一步加快向社会公共档案馆角色转换。金坛市进一步完善新馆功能,做好搬迁工作,溧阳市抓紧落实新馆建设。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县(市)、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有根本的改观。

    (三)继续推进常州市公共档案馆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档案馆建设,2012年调研组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大档案、大整合、大服务”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地整合档案资源,建设常州市公共档案馆的建议。要积极争取领导的决策和支持,协调各方形成合力,继续大力推进常州市公共档案馆建设,做好立项、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

    六、科技引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建设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按照“智慧常州”建设部署要求,构建区域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以数字档案馆为主体,以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室为基础的馆室一体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市档案局将认真组织好试运行,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广大利用者的需求。

    (二)大力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以数字化为龙头,促进档案信息化与档案服务体系深度融合,与档案资源体系、安全体系良性互动,从整体上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市档案馆将抓紧落实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全年完成700万页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天宁区档案馆完成全部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机关、团体和一些涉及民生等重要档案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

    (三)加强电子文件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电子文件归档、移交、管理等办法、细则,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常州是国家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市,市档案局作为主要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七、安全管档,深入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一)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把安全制度覆盖到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档案资源和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克服麻痹思想、厌烦情绪和侥幸心理,不断提高档案安全意识,夯实档案保障能力。

    (二)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对过去已鉴定开放的档案进行重新鉴定。严禁外包涉密档案,通过外包方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应先做好有密级档案的挑选和鉴定工作,继续保密的档案由本单位职工进行数字化,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不外泄。

    (三)加强对数字档案的安全保管。各级档案部门特别是档案馆对数字档案必须进行异质备份,并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逐步实施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确保数字档案的绝对安全。市档案局将开展调研,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八、依法治档,全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档案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和自身平台,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有重点、多角度宣传档案工作。把经常性的档案宣传与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不同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普及档案法律知识,增强档案法治意识。市档案局将建立重点工作宣传机制,宣传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农村档案工作推进、宗教场所档案、档案博览中心等特色、创新、重点档案工作,举办“档案利用、服务民生”优秀档案利用实例评选等活动,把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延伸到千家万户。

    (二)继续加大档案工作监管力度。各级档案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顺畅的工作流程,把档案执法检查与日常业务指导、检查工作相结合,建立起档案行政执法的常态机制。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第9号、10号令,组织开展专项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加大对档案违法行为的查处,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常州市档案局

2013年4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