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新农人”队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将农村电商、“新农人”等与乡村振兴一体筹划、一体落实,深入实施“数商兴农”战略工程,不断挖掘农村电商潜力、提升农村电商人才能力,带动农村“土特产”从种得好,向网络销售卖得好跨越。
一是丰富农产品直播活动。发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项目带动作用,鼓励和组织本地优质农产品与头部主播对接合作。蒋记食品参与董宇辉“与辉同行”团队的直播带货活动,实现单品5分钟销售100多万元,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金坛长荡湖河蟹推广季线上日销售超千万,阳湖果品借助千店计划推广季销售超6亿元。 组织开展“常州网上年货GO”,通过直播间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福袋、红包等多种互动形式提升直播间人气,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开展“直播季”系列活动,深入南渡、礼嘉、薛家、指前等10余个镇村进行直播带货,脆红李、葡萄等农产品直播间销量、场观人数显著提升。
二是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出台《常州市万名“新农人”培训计划工作方案》,重塑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每年培育新农人10000名,其中创新创业培训5000人、能力提升培训5000人。2024年全市完成“新农人”培训超1.6万人,其中创新创业培训约6000人。聘请一批新农人创新创业典型作为讲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者、返乡创业创新人员、退役军人等进行培训。持续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电商从业人员数字素养。开展电商大讲堂、线上直播课、交流分享会等,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直播电商新规,传授直播带货技巧和运营理念,提升农村电商人才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推荐优秀涉农主播参加江苏直播电商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提升主播直播带货实操能力。
三是强化载体带动作用。遴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市共建涉农创业基地7家(溧阳、金坛、天宁)。连续七届举办常州市农村创业大赛,推送项目先后获得国赛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省赛一等奖等。加强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村播学院)培育,常州经开区主播联盟红创中心、武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案例集”,并发挥其以点带面、服务一域的带动作用,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网络运营、直播带货、人才培训等电商公共服务。溧阳市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丰富农业保险类型。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已基本涵盖我市种植养殖业主要品种的基础上,各辖区根据本地区自身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开设多个地方特色政策性险种,金坛区开设芋头险种,天宁区开设种猪险种。武进区试点开展桃气象指数保险,投保农户130户,投保面积4607.5亩,签单保费221.52万元,其中政府保费负担85%。全市主要种植业基础保险保费由政府全额补贴,高效设施农业政府补贴保费90%左右。2024年,各级财政补贴合计19762.71万元;农户自交保费合计1699.7万元,仅占比7.9%。2024年,通过专题宣讲会、生产技术培训会、致种植户的一封信以及常州晚报、常州日报等形式,面向农户开展政策宣传40余次;在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宣传20余次。
五是培育线上营销典型。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线上营销主体356家,网点总数499家。全年实现线上销售额83.77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77.88亿元,网销额超千万的电商企业3家。按照“一村一品、一品一策”的服务理念,借助各类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破圈升级、提升品牌价值,“科丰葡萄”“常金软米”“溧阳乌米饭”等多款农产品获评江苏电商直播优品。溧阳市通过 “区域公用品牌+电商”的模式打造“1号优选”品牌,提升区域农产品附加值。在全市开展“十佳新农人”评选活动,陈逸轩、单丽萍等电商销售达人参加了评选,并为“新农人”拍摄了《大地合伙人—新农人在常州》宣传片,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紧扣常州优质稻米、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等一批10亿元级县域优势产业,主动策应预制菜、宠物经济、道地中药材、家庭园艺等高成长性产业链,推行“师带徒”“老带新”“强带弱”等培育模式,每年开展万名“新农人”培训,招募更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者、返乡创业创新人员、退伍军人等参与培训。依托常州“123”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分类分层级,通过基础普及、技能提升、实操赋能等多维度培训,助力农村直播电商人才了解平台运营规则、掌握直播技巧、提升运营水平等。
二是提升电商销售产值。做强叫响“常字号”品牌,加快常州红茶、常州老白茶、常州大米等品牌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价值。抢抓数字商机,推动本地院校与电商企业建立新农商培养机制,发展直供直销、冷链配送、社区拼购等业态,今年实现电商销售86亿元,让“土特产”成为“金疙瘩”。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开展“苏韵乡情”系列推介活动引进培育1000家乡村消费场景,为新农人搭建追梦大舞台。继续组织“常州网上年货GO”“双品网购”“电商直播季”等网络促消费活动,引导企业、主播在直播间、短视频中融入产品特点和文化特色,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丰富直播内容,带动产品销售。
三是强化典型赋能。高规格举办第八届常州市农村创新创业大赛,遴选优质选手和优质项目竞争省赛和国赛。定期邀请特色田园乡村运营师、著名乡村主理人开展乡村创业环境推介、运营发展、经验分享活动,为青年新农人梯队“蓄好水”“育好苗”。积极培育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村播学院)、农村电商带头人等典型案例,发挥其在产品上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赋能作用。
四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综合运用奖励、补贴等政策,巩固完善具有常州特色的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和多元投入保障制度,帮助农村电商品牌对接电商平台、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按照产品特点、品牌特色等优化运营策略,提升品牌价值。引导名特优品通过网络促消费活动、电商直播活动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发挥1亿元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基金、1亿元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市场化基金参与种子期、天使轮新农人投资,为新农人创新创业注入“金融活水”。
签 发 人:冯旭江
经 办 人:黄
磊
联系电话:85682255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