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336号的答复 |
索 引 号:014109488/2025-00058 |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5〕94号 |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
生成日期:2025-05-26 |
公开日期:2025-05-26 |
废止日期:有效 |
内容概述: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336号 |
|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336号的答复 |
常教办〔2025〕94号 |
张长英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精准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力促学生健康成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师心理健康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基石,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关键保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规划顶层设计,开展师资培训,强化援助服务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指数。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新教师入职“心理体检”和在职教师心理健康服务。近年来,市教育局在新教师入职前,设置前瞻性教师职业素养测试环节,加强对拟聘用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内容的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新教师试用期考察的重要参考依据,努力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人才。对于在职教师,实施教师心灵护航工程,与卫健部门协同联动,定期提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普测服务,及时干预和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搭建“常老师公益心理服务”平台,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及时为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研究。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项教师发展培训项目和研究工作之中,提高全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每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开设《教师的压力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术与道》《新教师的“共情”沟通》等贴近一线教育教学实际的课程。聘请国内知名中小学心理辅导与研究专家成立课程研发项目组,研发专题课程,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和人工智能前沿理论,设计前瞻性项目《应用AI场景演练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助力新教师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市教师发展学院成功申报立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胜任力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
(三)营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统筹规范各类涉及中小学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和社会事务进校园,实行清单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保障教师薪酬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保障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补助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劳有所得”。优化教师体检,关心困难教师,畅通各部门各条线教师关爱绿色通道,依法抵制破坏教育生态的舆论和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文体活动,增进教师沟通交流,丰富教师课余生活。
二、后续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出台尊师惠师举措,积极为教师提供医疗保障、交通出行、文体旅游、购房置业、司法救助等优质公共服务,切实为广大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开展教师身心护航行动,每年组织教师免费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定期组织教师疗休养。加大教育生态协同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坚决抵制污名化教师的行为。大力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鼓励学校研制弹性上下班制度,为教师提供母婴休息室、幼儿托育等暖心服务。
(二)进一步打造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加强市级规划与统筹,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并重的工作机制,增加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区域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各级各类学校切实采取措施优化教师心理支持的内部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心理维护活动,从源头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三)进一步构建教师心理维护长效机制。坚持科研先导,成立项目小组,逐步开展教师心理支持系统课题研究。重视人员配备,聘请省、市知名专家作为顾问,在全市遴选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受过相关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教师心理维护专家团队。强化考核评估,优化“市—区—校”三级管理体系,全程跟踪培训动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