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0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0120/2010-0002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档案局
生成日期:2010-12-30 公开日期:2010-12-3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我市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2010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市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一、开展“创先争优比贡献,服务发展立新功”活动

    结合“创先争优”、学习刘义权活动和本市实际,在全市档案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比贡献,服务发展立新功”活动,引导全市档案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放眼全省、全国,有针对性地学习先进找差距、瞄准先进学赶超,切实找准坐标、提升定位,创新创优、加快发展,掀起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热潮,不断增强档案工作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收看录像、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学习交流,开展业务学习,极大地提振了“档案人”的精神状态,扩大了“档案人”的能力和影响力。继续通过开展打造、提升“馆为民所开,档为民所用”服务品牌、“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等活动,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以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同时,还积极参加全省永乐杯乒乓球联赛,获男子单打第四名和优秀组织奖。在市委办机关党委“创先争优”活动中屡获殊荣:在“读好书”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在“军营一日”活动中获得射击比赛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二名。溧阳市档案局在开展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进万家”实践活动中,与戴埠镇郑墅村和溧城镇钱家社区27户村(居)民结对帮扶。在全市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和“创先争优”活动活动中,全市有15人获得先进表扬。

    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档案工作新的跨越

    在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本地区档案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继续落实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同时,市档案局深入所辖市、区进行调研,认真学习考察兄弟市的先进经验,按照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对今后五年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确立以“一馆三中心”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思路: “一馆”,就是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巩固市档案馆国家一级馆基础,创优特色,提升水平。“三中心”:一是以“运河五号”为载体,建设“常州市工商档案博览中心”;二是以科教城为载体,筹建“常州市科教档案管理中心”;三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常州市市级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建设。目前,以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建设为契机,整合全市市属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改制企业档案资源,在街区内筹建集档案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编研和陈列、展示、开发、旅游于一体的“常州市工商档案博览中心”前期工作已结束,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在“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内,一座6000平方米独立建筑正在打造成为安全保管全市工商档案的基地,查阅利用档案史料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4000平方米将成为档案陈列展览、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场地。“常州市工商档案博览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主题馆,形成常州古运河特色工业文化旅游项目。“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是常州市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江苏5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之一。“常州市工商档案博览中心”被省发改委列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重要内容。

    三、大力推进全市档案资源建设

    9月以两办名义出台《常州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1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机制。召开全市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会议,表彰先进,部署2011年“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为全面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奠定了基础。市档案馆切实加强与市广播电视台、常州日报社等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初步建立了声像档案进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声像档案接收进馆的目标。市档案馆建立了针对常州地区重大活动视频采集系统,采集、编辑有价值的新闻视频2800条,制作各类视频专题提供利用,成效显著。市档案馆征集到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常视察以及我市重大宗教活动中形成的珍贵影像资料283张,季全保先生“常州老房子书画长卷”、常州籍著名书画家陈北安书画作品等,征集到市城建档案馆多次赴川拍摄的江苏省和常州市援建照片2万多张、录像资料2000多分钟和2部反映灾后援建工作的电视片。金坛市征集了4家驰名商标和14家著名商标档案资料。全市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书画作品、宗谱、实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被征集进馆。

    四、围绕大局开展档案工作服务

    一是全程跟踪服务十七届省运会建档。把十七届省运会档案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目标之一,提出了“最全面、最系统、最准确、最规范”的总要求,派专人驻组委会办公室指导档案工作,以组委会名义印发《关于做好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档案工作的意见》。省运会闭幕后,通过集中指导、专项检查等形式,强化省运会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市城建档案馆承制的《锦绣龙城——常州城市面貌十大变化掠影》画册,被作为礼物赠送,为省运会召开锦上添花。二是做好援川档案工作。支援四川绵竹市遵道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记录了常州人民的无私大爱,是常州援建成果的结晶,也是遵道镇有关单位今后利用查考的依据。6月,市档案局一行6人专程赴川指导援建档案工作。8月,26箱16个项目的纸质和实物档案移交进馆。三是完善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对2010年全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88个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开展登记备案工作。以我市今年投入12.7亿元,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切入点,促进学校项目档案的规范和移交工作。四是认真部署机构改革中的档案工作。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加强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市政府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的意见》,同时加强全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使意见和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金坛市档案局对机构改革中涉及到的20家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和业务指导;武进区档案局对9个部门3万余件档案作了进馆核查,并同步实施全文数字化备份保护40万页。五是不断提升新农村建档成效。在调研基础上,与市委农工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意见》,出台了常州市乡镇、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镇、村建设。向省局推荐金坛儒林镇等5个镇、武进区洛阳镇岑村等19个村为示范镇、村。金坛市大力推行镇党政机关档案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将行政村档案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建起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的新型档案机构,确保村级档案的长效管理。六是深化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常州市档案馆打造“馆为民所开,档为民所用”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水平。武进区档案馆以创建“党员示范岗”和参与“双政三零”竞赛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11月上旬,郑陆镇政府专门赠送“爱岗敬业 热忱服务”锦旗表示感谢。新北区档案馆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创建为市级“巾帼文明岗”。钟楼区档案局以“五心”服务为宗旨、“六不”收费为措施,开展“政策惠民、实事利民、服务为民”主题实践活动。戚墅堰区档案馆以争创国家二级档案馆为契机提升工作水平。全市各级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9万1千余卷,全年市档案馆接待咨询电话共计3600多个,截止到11月,全市各档案馆接待查档利用1万6千多人次,利用档案资料5万1千多卷(件),提供档案凭据2万3千多件。

    五、加强档案馆和档案业务建设,进一步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一是进一步加强档案馆主体建设。召开全市档案馆建设推进会,认真贯彻全省档案馆建设观摩暨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档案馆基本建设。金坛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已经起步;溧阳市已将新馆建设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进入选址立项阶段;天宁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档案馆建设,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建设方案,现主体建筑已处于施工阶段;戚墅堰区加大投入,档案馆面积扩展至2700平方米,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创建成国家二级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8000平方米新馆土建即将完工。二是不断提高基层档案业务工作水平。按照《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测评办法》要求,积极组织基层单位开展等级复查和星级创建工作,推动基层档案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求得新的、更大的提升和发展。今年共有83家单位先后通过等级复查和星级单位测评,其中市人民检察院等11家单位获得档案工作五星级单位称号;金坛市金城镇国土所等8家单位获得档案工作四星级称号;城管监察支队等37家单位获得省三星级单位的称号。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一是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全市各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数据集中备份和整合共享利用初步完成,共整合档案目录数据980万条。新北区实现机关档案网络化管理全覆盖,初步实现了实时归档指导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二是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快。2010年,市和各辖市区档案馆共完成415万页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目前,市档案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总量已达900余万页,武进163万页,戚墅堰区135万页。三是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稳步推进。在数字化档案室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编制《档案数字化工作指南》等数字档案室工作规范,开展档案数字化业务培训和上门指导服务,推动我市数字档案室、文档一体化和馆室一体化建设,我市机关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

    七、高度重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

    常州市档案局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安全措施,邀请消防、保密部门举办专题讲座,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二是开展自查自纠。对局(馆)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进行专项检查,专门召开安全专题的局务会、与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安全分析会,认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和落实措施。三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修订出台了《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七项有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长效化管理。四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日巡查、周五和节日前的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实体档案安全;对数字化档案数据采用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信息安全。

    八、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提高依法管档治档水平

    一是开展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6月,与市民政局联合对市民政事业单位及武进区、钟楼区民政局民生档案进行检查。武进区人大对全区《档案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11月,市档案局先后到市房产登记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等6个单位,对“两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二是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强化年检的导向作用,赋予年检工作新的内容,将《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列为年检的重要内容,突出了民生档案工作,首次把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年检范围,对全市民生档案建设单位的资源建设和利用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重点检查。三是档案宣传成效显著。在全市举办“常州籍院士风采”大型专题图片巡回展览,先后在常州大学城、河海大学和全市20多所中小学展出,有8万多人参观,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常州电视台、常州晚报作了深入报道。常州市统战系统一行60多人在市档案馆举行“学历史、讲诚信”参观座谈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常州市档案局

2010年12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