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常州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认真推进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十四五”时期是常州市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入践行“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总基调、加快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未来三年是推进“十四五”时期水利建设的窗口期,科学谋划重点工程实施安排,对加快推进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水利保障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有关部署,依据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研究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紧扣服务常州“国际化智造明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发展定位,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加快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为推动常州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加大基础性、全局性水利重点工程推进力度,形成项目实施有序、储备充分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时期水利建设开好头、布好局。一是确保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骨干工程,持续推进长江、太湖流域治理,加快推进区域治理,优先安排纳入国家“十四五”防汛薄弱环节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备案和全省区域水利治理规划的重点工程。二是围绕建设美丽常州、打造宜居美丽明星城的目标,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开展生态河湖建设。三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重点推进城乡水利工程补短板,加快完善市域各板块城市防洪体系,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主要目标
通过推进实施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完善,逐步达到部、省规划明确的流域、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水安全保障实现新提升;河湖生态功能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转为良性循环,水系连通性明显增强,水生态保护实现新成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河道引排能力明显恢复、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城乡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显著。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重点任务
(一)统筹推进骨干工程建设
围绕常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防洪保安的更高要求,协调推进流域、区域治理,坚固防洪屏障,扩大洪涝外排,强化短板和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完善安全可靠、协调配套的骨干水利工程网络体系,着力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持续推进流域治理。一是继续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巩固提升江堤防洪标准,加固通江河道入江段港堤,推进长江堤岸应急及常态化治理。二是全面完成新孟河延伸拓浚、环太湖大堤工程剩余建设任务,提升太湖流域防洪能力。三是推进苏南运河堤防达标建设,实施运北片新闸至大运河东枢纽段达标加固工程。
加快推进区域治理。一是聚焦湖西通胜地区、南河及洮滆水系、跨市边界河道等治理短板,推进实施老桃花港、通济河、北河、中河、扁担河等区域骨干河道治理。二是系统治理中小河流,有序推进剩银河、肖龙港延伸拓浚和通济南河、马安河、浦河等治理。三是加快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实施大溪水库大坝防渗加固、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提高丘陵山区防洪能力。
(二)大力推进生态河湖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加大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河湖建设,促进河网水系连通,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生态基底,助推美丽常州建设,为打造宜居美丽明星城增添绿色发展新动能。
修复提升河湖生态。一是大力推进溧阳长荡湖、滆湖退圩还湖工程,结合退圩还湖实施环湖堤防达标和生态修复,打造一流的生态和发展环境。二是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实施金坛区尧塘河,钟楼区三八河、童子河,天宁区黄天荡、丁狄河,经开区杨岐内河、机厂河、省庄浜等河道综合治理,优化水环境、改善水生态。
促进河网水系连通。一是完善畅流活水体系,启动武进运南片区活水工程建设。二是打通水系连通最后“一公里”,推进溧阳市上罗港河,新北区东沙河-团结河、钟楼区丁沟河、团结河,天宁区横塘河、后曹沟等水系沟通、畅通,逐步恢复水体自然连通。
(三)着力推进城乡水利建设
服务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围绕高铁新城、生态滨湖区、老城厢复兴建设,系统开展水系整治,改善水环境,提升水生态。继续推进老城厢复兴水环境治理,配合实施中心城区河道清水工程,服务保障高铁新城水上运动中心建设,推进实施东风大沟整治。
加快城市防洪建设。分片有序推进城市防洪建设,推进实施溧阳市胡桥片区防洪提升工程,金坛区良常水利枢纽,武进区武南片区防洪闸站等,加快完善各板块城市防洪体系。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圩区达标,加高加固圩堤、增加排涝动力,稳步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二是推进实施县乡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恢复河道引排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三是推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村庄环境治理、水系整治、道路建设、绿化景观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府对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策衔接和工作协调。各级政府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分级负责、落实责任,精心组织、认真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稳步推进计划落地。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开展项目用地及规划审批工作,为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补助,加强市级专项示范引导,最大限度将水利重点工程列入债券支持范围,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建立多元投资渠道。
(三)加快实施进度。各地要加大力度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加强组织协调、细化推进方案,逐项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采取定期通报、核查约谈等方式督查进度,对问题突出的项目挂牌督办。
(四)提高建设质量。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对勘测设计和施工全过程把关,前期工作做好专家咨询论证,设计单位积极贯彻先进设计理念,深入方案比选,提高设计文件质量,施工过程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强化建设质量管理。
附件:1. 常州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项目表
2. 各辖(市)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任务分解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