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014109429/2014-0026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4-12-18 公开日期:2014-12-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关于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常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徐新民

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

    我受市政府委托,就市第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以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等重大事项,共提出提案311件,交由市政府及其部门办理的有287件(其中党派团体集体提案38件)。经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办理,287件提案都按要求完成答复。

    二、一号提案办理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一号提案“狠抓提质增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市长费高云,副市长韩九云、王成斌等领导通过召开重点项目汇报会、十大产业链推进会等会议,并深入企业调研,认真研究一号提案的各项意见建议。近一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等文件,形成了“三位一体”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今年8、9月份,邹宏国主席、杨平平副主席也分别带队走访新北区新阳集团、星宇车灯和武进区今创集团、恒立油缸等企业,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14亿元,增长14.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3%,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720亿元。紧盯重点技改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对现有产能进行技术改造。1-11月,150个十大产业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7.2%;130项“双百”行动计划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7.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2%。加快引进重大投资项目,如总投资70亿元的斯太尔动力项目落户武进高新区,目前样机已下线;设计规模年产30万台的常州东风汽车产业基地顺利签约,目前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车型转移等工作;众泰汽车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今年以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投资分别增长17.9%、13%、14.9%,高耗能的冶金、建材行业投资分别下降18%、5.7%,高耗能行业投资继续受到遏制。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投资力度,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额达28亿元,列全省第4。健全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围绕项目储备、落户、开工、建设、达产等多个环节,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资金、进口设备免税、电力增容等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推得动,实现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二)培育龙头骨干,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反复比较、筛选确定了首批100家产业链建设骨干企业、120家“双百”行动计划龙头骨干企业、1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和116家科技型上市企业,通过“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培育,目前全市1338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中,有60家左右成为行业内排名靠前的骨干型企业。全市今年预计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达36家,比上年新增2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16家,比上年新增1家。新增长点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市”,今年预计可新增列统企业220家左右。同时,年初确立的200家新增长点企业全年预计新增产值650亿元,占全市新增产值的68%左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增产增收。

    (三)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企业发展层次

    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今年全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累计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2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5•18”展洽会、赴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等活动,签约一批合作项目。建设“天天5•18”科技服务平台,推进创新型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交流的常态化。大力推进“机器换人”、 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制及应用,努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创新型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86家,国家级孵化器13家,省级孵化器27家。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有2家企业入选省第一批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全省共18家);旭荣针织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促进工业设计加速发展,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加强研发和服务能力建设,将工业设计投入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市已有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4家工业设计企业。

    (四)突出节能降耗,着力加快绿色发展

    狠抓节能降耗,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8.5%。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额26.7亿元的108个项目改造完成后可减少工业能耗43.9万吨标准煤。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预计可顺利完成省定降幅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15个计划项目,预计全市全年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将由2011年的81.3%下降至78%。强力推进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停企业230家,三轮化工整治累计已关停企业1400余家。

    (五)提高服务效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组织好对40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走访活动,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和矛盾。同时,在常州电视台推出《突破2014—企业大走访大型新闻行动》,连续5个月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大投入等主题宣传50多家工业企业的先进经验,提振发展信心。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全市2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为2000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10亿元。组织金融办、经信委、科技局、人民银行联合开展了“双百”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融资对接活动,促成一批企业和项目与银行签约,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转型升级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三位一体”是今后一个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明年将继续通过提升价值链、集聚企业链、优化供需链、布局空间链来不断完善十大产业链,形成产业特色;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改投入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提质增效;通过引进、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来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通过实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结构大调整,形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在新一轮发展格局中把握主动权。明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200个新增长点新增产值600亿元以上;工业投入增长11%左右,完成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30亿元;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的指标。

    三、办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做好今年的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府及各承办部门,提早谋划、深入调研、加强协调,通过召开办理工作四办联席会、专项工作督查会、群众见面沟通、媒体跟踪督办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实效性,提升政协委员满意度。

    (一)领导重视,工作组织更加有力。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把办好政协提案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协商的重要方式。4月1日,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提案情况的汇报,市长费高云强调要思想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提案办实办好。明确市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领衔办理政协一号提案,确立了7件市级重点承办件。各位副市长经常关心过问办理工作,依据分工,认真抓好县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事项的协调推进。市政府办公室2月初下发了进一步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办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并适当调整考核细则,提升了规范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各承办单位按照时序节点,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办理工作。市财政局通过定期督查、随机督查和专项督查等形式加强督查考核,狠抓办理工作落实。市公安局从规范办理机制、明确办理时限、细化办理要求等方面入手,坚持初审、复核、审签、复审、签发的“五审”制度,提高了办理答复的质量。

    (二)加强协调,问题难点逐个化解。3月底4月初,市政府召开6个业务条线办理工作协调会,听取办理情况,了解事项进度,落实责任分工,对一些管辖权交叉、实际工作中存在难点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促进了问题的解决。针对余海峰等委员关于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的提案,张耀钢副市长对选址工作进行了专门协调,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针对王振民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市渣土车管理整治力度的建议,尚建荣副市长牵头,组织公安、建设、城管等部门,从部门联动、源头整治、长效监管三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规范准入、严查重罚、宣教警示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针对谭震委员提交的关于建设全覆盖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建议,史志军副市长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

    (三)提早谋划,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围绕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政协委员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相关建议,加快推进有关工作,促进重点工作的开展。针对李焕明、汤燕雯等委员提出的关于行政审批服务方面的建议,市政府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了“五张清单、四条主线、一个平台、六大改革”的基本框架,大力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审批事项由2011年的380项减少到2014年底的212项,精简比例达44.2%,提前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市政府部门审批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标。结合关于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等建议,市卫生局通过对6家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15家示范村卫生室省重点建设单位的市级评估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四)深入调研,民生实事努力办好。今年70%的政协提案涉及民生,很多内容与年初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民生实事相关。市政府办公室每季度结合民生类提案办理情况,组织民生实事督查工作,及时梳理实事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措施,确保民生实事有效落实。相关职能部门也结合政协提案的办理,加强工作调研,努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针对民盟常州市委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事业的建议,市政府张云云副市长牵头,组织民政、卫生、发改、物价等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医养融合的推进机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结合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新情况,积极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轨道交通疏导工程,确保道路畅通。公交集团结合委员意见建议,及时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方便市民出行。市质监局针对近几年电梯安全监管这一民生热点问题,专门成立办理工作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工作方案,试行电梯产品质量“黑名单”制度,将国家、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对社会公开,并与119联动,建立了资源整合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有力地保障了电梯的使用安全。

    (五)真诚沟通,创新方式加强互动。5月下旬,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党派团体集体提案办理见面会,各位分管副秘书长、相关工作人员就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交由市政府承办的36件党派团体集体提案,与市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政协专委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听取意见建议,交流工作思路,研讨落实举措,努力形成共同办好提案的良好局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月底8月初,又就“社区卫生服务”和“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等方面的提案,先后组织承办部门与6位政协委员和20位市民代表见面活动,通过现场查看,进行直接对话沟通,一起研究解决办法,赢得了市民和政协委员的欢迎。同时,继续与《常州日报》合作办好“建议提案追踪”栏目,坚持每月一期,选择市区立体停车位建设、小区绿化修剪等题目,通过新闻媒体对委员的采访和提案办理过程的报道,加深承办单位与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加强办理部门与市民群众间的互动交流。市经信委针对政协301号提案“关于建设常州高精尖加工配套网交流平台的建议”,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搭建了“常州企业高端技术和设备信息平台”,集聚有技术和设备优势的企业、单位,为有需求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科学研究、设备加工、技术和检测等服务,得到了委员们的好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办好政协提案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通过办理提案,推进解决了一大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办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个别单位对于部分难点问题存在畏难情绪,有的部门因人员变动影响了办理工作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手段,抓紧抓实抓好办理工作,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完善机制。根据近年来办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合政协委员对办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健全和完善深度办理、跟踪办理、滚动办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办理工作考核内容和方法,从制度建设、业务提升、程序规范、承诺落实、委员满意等方面加强对承办单位的指导和督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机关作风评议的项目。切实做好提案交办、见面沟通、履行承诺等重点办理环节管理,力求准确交办、充分联系、有诺必践,增强办理实效。继续通过办理工作四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落实。

    2.突出重点。进一步将办理工作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安排重点工作计划时结合提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将委员关注、创造条件能够实现的经济、民生、环境等事项列入工作计划、给予重点推进。推动民政、卫生、教育、环保等民生问题办理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促进发改、金融、经信等经济发展部门的办理措施具有更强操作性,通过重点部门加强办理工作,促进整体办理水平有效提升。

    3.狠抓落实。积极探讨办理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办理工作的主体作用,努力形成办理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落实率。对一些涉及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事项,市、区积极配合,做到宏观好统筹,基层好操作,群众好接受;对一些职能交叉,需由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强化部门联动办理,采取联合见面、联合座谈、联合调研、联合推动的方法,力求收到好的效果;对一些事关民生类社会热点问题的办理,采取媒体互动模式,通过宣传报道、跟踪督查,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切实推进问题的解决。

    各位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提案办理是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办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面对委员的关切和群众的热盼,提案办理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站立点,强化责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向着办理工作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成效的目标迈进。

    谢谢大家!

 2014年12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