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卞廷松、冯素俊、邢伟、许国大、张永贵、罗立波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孟河医派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我局已收悉,常州孟河医派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全国著名地方中医学术流派,保护其知识产权具有重大意义。现结合实际,答复如下:
一、强化法治建设,坚持严保护导向
(一)加强执法协作,健全保护体系
推动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常州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的各项举措,全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新格局,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我局与市法院、市科教城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备忘录》,与市法院、司法局、商务局、常州海关、市科教城签署《海外知识产权护航备忘录》,分别与市公安局、常州海关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在全市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提升综合保护能力。
(二)开展专项行动,提升保护效能
全面加强专利、商标行政保护,组织开展“剑网”“昆仑”“铁拳”等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对商贸企业聚集区、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等侵权假冒行为易发、高发区域进行常态化整治和重点监管。
(三)拓展试点建设,加快裁决审理
印发《常州市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推进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常州市新北区设立江苏省首家知识产权行政裁决所。
二、实施社会共治,构建大保护格局
(一)深化快速处理试点
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完善我市“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行业自律”多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协调联动、有机衔接、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
(二)引导多方力量共治
持续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重点培育发展知识产权调解组织。推动全省首家新能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成立,专业化解新能源知识产权纠纷。
(三)创新调裁审集约处理
充分发挥我局与市法院、科教城管委会建立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裁审集约式处理合作机制,统筹调动专业技术资源和调解力量,建立诉前、诉中、诉后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三、优化预审流程,提升快保护效能
(一)精准深度服务,提升预审效能
充分发挥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与确权职能,助力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二)加强商标监控,提升地标知名度
全面加强商标监控,助推企业商标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构建全市商标品牌保护网。
(三)着眼专利导航,走访服务企业
推动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围绕“1028”产业体系,更新新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轨道交通车辆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指明方向及提供决策参考。走访服务企业,重点提供知识产权政策、专利申请及转化运用、维权援助等服务。
四、推进涉外维权,营造同保护环境
(一)完善涉外维权援助平台
制定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常州分中心建设方案,设置咨询和受理窗口,收集重点领域企业遭遇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和典型案例。编制并报送跨境电商等产业知识产权资讯与预警报告,发布《合成生物产业全球专利导航简报》,举办“东盟投资的知识产权环境和案例”“医疗器械出海的专利布局与风险防控”等专题培训。
(二)完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指导江苏佰腾科技、江苏擎航、江苏恒维智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支撑我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信息检索能力,更快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信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强化维权政策支持
严格执行《常州市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4年)》等各项政策举措,对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施行后补助政策,多家企业因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成功,获得补助资金。
2025年,我局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优势,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级平台优势,挖掘地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促进成果和需求对接。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协助有关部门举办中医药相关培训活动和研讨会,深入挖掘其理论、技术和文化内涵,提高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三是强化中药品种权保护。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孟河医派中药品种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感谢你们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吴小华
经办人:钱 锋
联系电话:0519-88588198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