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虎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挖掘常州中医药资源,打造多元化中医药文化的建议》(第0079号)已收悉,该提案对我市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很有建设性、前瞻性。我委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现综合宣传部、文旅局等部门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中医药文化供给,初步形成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合作交流的强大合力。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保障体系。2022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医药文化”,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中医药强市建设和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2024年,市政府办印发《常州市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七大工程之一就是“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要求“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擦亮文化品牌,打造孟河医派常州特色名片。以“孟河医派”为核心品牌,连续举办“孟河医派国际高峰论坛”“常州中医药文化节”“常州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月活动”等,开发十多种孟河医派文创产品,打造“常州十味”道地药材品牌,拍摄纪录片《孟河医派》《本草中国》、电视剧《老中医》、宣传片《孟河医道》、创作锡剧《一代宗医》等,常州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是夯实载体基础,建设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全市目前建有孟河医派博物馆、孟河医派四大家故居、中医药主题公园(油罐公园),以及葛洪、王肯堂、狄兆龙、周茂林等中医药名人纪念馆。此外,全市77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馆,均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墙、展示柜等,实现市内中医药文化宣传载体全域覆盖。
四是搭建传播平台,创新中医药文化弘扬模式。成立世界孟河医派发展联盟,在欧洲、北美设置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联络处,赴法国、马来西亚开展孟河医派文化展,赴香港、澳门举办常州市中医药文化推介会等,世界孟河医派发展联盟中医药文化传播项目被评为江苏省第三批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完成孟河医派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市中医院成为全市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举办“龙城中医经典大讲堂”“四季养生课堂”,选派中医名家申春悌在央视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上介绍常州中医历史与底蕴。
五是厚植人才沃土,培育中医药传承创新阶梯。围绕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的发展理念,“十四五”期间选拔中医药卓越、领军、拔尖、后备拔尖人才共17人;聚焦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培育一批“中”味更浓、“医”效更好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实施“两专项一计划”,即中医药中青年优才专项(62人)、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79人)、师带徒人才支持计划(95对);实施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培养工程,共培养5批108名孟河医派传承人;开展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每年举办中医药管理干部培训班,5人列入常州卫健系统蓄能领航干部人才培养对象。
六是推动跨界融合,赋能中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深化“中医药+产业”融合,农业农村局启动新一轮茅山老区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印发《关于开展茅山老区富民强村帮促行动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2024年首批中草药茅苍术种植联建项目落地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薛埠镇东进村、直溪镇新河村;市文广旅局积极设计中医药主题旅游线路,串联青果巷名医故居、茅山养生谷等节点,打造集娱、购、游、养一体的文旅路线;常州江南美食研究院牵头成立市药膳养生研究会,推动标准化药膳配方和即食产品的创新,逐步贯通药膳养生产学研链条;市卫健委联合药监局正积极推动孟河医派中药饮片炮制省级标准的制定,以及自制制剂、协定方、效方验方的人用经验成果转化,以更实的举措赋能常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指导各地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培养市民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全市经济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签发人:程逸文
经办人:何云开
联系电话:85682568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