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上午,市长费高云在市行政中心金石厅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纪要如下。
一、会议审议了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系列文件
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对此进行了专题部署,我市也组织开展了专题研究,形成了1个实施意见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降成本”实施方案已出台)。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市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创业、优化金融服务等供给侧方面下了功夫,是我们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在努力补足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发展短板上所做系列工作的效应体现。但我市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这些都制约了我市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予以统筹解决,从而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会议强调,关于“去产能”。要依靠市场规则、市场机制、市场手段,在钢铁、水泥、纺织、印染、铸造、化工等领域坚决淘汰过剩产能、无效产能、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开发开放水平,不断集聚发展新力量、拓展发展新空间。关于“去库存”。要突出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突出辖市商品房去库存,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土地出让机制,调整优化商品房预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建设机制。要加强市场动态监测,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出现风险问题要妥善处理。关于“去杠杆”。要大力促进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围绕构建“区域性资本运作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加快推动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创新。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和市场化运作。关于“补短板”。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五大补短板重点工程,需要有一批重大项目支撑。要深入挖掘创造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完善实施条件,加速建设进度,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
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重难度大,要以更强的责任、更大的担当,集中力量坚决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每一项工作都要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尤其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清障搭台,帮助企业做好各方面妥善应对工作。要引导、激励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竞争本领,努力为社会创造、提供更多优质供给。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隐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会议同意市发改委、经信委、金融办、房管局提出的《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实施方案》、《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的实施方案》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实施方案》,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市委常委会审议。
二、会议审议了《关于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
会议指出,近期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意见”,标志着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了“广覆盖、高标准、动态调整、衔接有序”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特别关爱,具有里程碑意义。出台我市《关于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既是聚焦民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兜底补短、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有力抓手。
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残联、财政等部门,切实做好“两项补贴”的推进落实工作,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主动协调。要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机制,细化发放流程,确保便捷高效。同时要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改进服务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市民政局提出的《关于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下发执行。
三、会议审议了《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并听取了关于市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组建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工作要求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法治社会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维护政府经济活动安全,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以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同意市法制办提出的《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和市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组建方案。
四、会议听取了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夏季是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事故的多发期,高温、潮湿、雷雨等恶劣天气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整治内容,组织执法力量和专家,抓紧开展本地区、本系统的专项整治。要加强组织协调,健全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时整改消除排查出的问题与隐患。要充分利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契机,在全社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营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