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姚市长在《小山芋 大市场——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小萝卜 大效益——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上有关批示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29/2013-0001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13〕6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3-01-15 公开日期:2013-01-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姚市长在《小山芋 大市场——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小萝卜 大效益——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上有关批示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姚市长在《小山芋 大市场——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小萝卜 大效益——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上有关批示的通知
常政办发〔2013〕6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姚市长在《小山芋 大市场——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小萝卜 大效益——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上有关批示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近日,姚晓东市长在金坛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撰写的《小山芋 大市场——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小萝卜 大效益——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上批示:这两篇调研报告,篇幅不长,文风朴实,通篇用事实说话,却讲出了几条大道理:农村改革要走专业合作的路,致富农民要因地制宜,农业生产要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基层组织要发挥组织、引导、带头、服务作用等。可谓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现将两篇调研报告印发,请各地区、各部门学习借鉴。深刻领会市长批示精神,进一步“转作风、改文风”。“转作风”,就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改文风”就是要说实话、说短话、说新话,说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说能解决问题的话,扩大信息容量,提高思想深度。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15日

小山芋 大市场

——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的调查

金坛市老促会扶贫协会

地处茅山老区薛埠镇赤岗村特种山芋合作社今年为农民销售鲜山芋7000多万斤,合作社加工制粉2100吨,粉丝产品质量好,产品直销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丰富了菜篮子,为壮大村级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小山芋上了大市场。

赤岗村地处茅山丘陵山区,种山芋是这里传统农业的一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要求多样化,山芋、小杂粮越来越受欢迎,为引导农民强化山芋栽培管理,提升山芋经济效益,赤岗村委因势利导,在2007年组建了特种山芋合作社。

一、引进高产良种,育苗供应农民。

种山芋,对土壤要求不高,栽培操作管理简便,劳动强度不高,适宜中老年辅助劳力。山芋是旱粮,对水没有多少要求,块根在土中,不需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合作社成立后,第一件做的事是引进高产良种,育苗供应农民。今年山芋种植面积已从2007年办社初期的2000亩扩大到6000多亩,产量也从办社初的亩产2000多斤提高到目前的3000斤左右,山芋亩效益一般可达1300元,特别是紫山芋从无到有,目前已扩大到1000多亩,长得好的亩效益可达万元,许多丘陵山区的休闲地成了高效农田,涌出了不少规模大户,多的种到150亩,合作社理事长吴保生家就种了105亩。合作社不仅带领农民种,还带领进市场销售产品,农民不愁卖难,种山芋积极性就更高。有了市场,山芋价格也上去了,办社初期山芋零售价每市斤0.2元,现在是0.4元,粉丝每斤由原来的4.5元上涨到现在的9元,分别都提高了一倍。合作社为丘陵山区休闲地利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找出了一条路子。

二、深度加工,多次增值。

山芋是杂粮,可以当饭吃,加工成粉和粉丝后经济效益可以几倍、成十倍提高。赤岗村山芋合作社经过几年连续投入,滚动发展,至2012年底累计投资已达300万元。建厂房、添设备、解决好污水处理,变家庭式小作坊手工生产为先进机械设备生产,形成工厂化规范化的制粉工艺。如今赤岗村制粉厂的加工设备、生产规模均为苏南之最。合作社今年除帮本地农民销售鲜山芋7000多万斤外,还制粉2100吨。

三、赤岗村山芋合作社办得好,为本地带来3大好处:

1.带动了村民增收。山芋单产提高了三分之一,增值一倍,每年每亩增效上千元。

2.壮大了集体经济。山芋加工厂是股份制企业,集体的厂房每年收回租金8万元,同时还有利润分成,每年不少于10万元。

3.安排当地农民26人在粉厂就业,月工资3000元,还供吃。

此外,大量粉渣优惠供应周边农民养猪喂鱼,丰富了饲料来源,减轻了养殖成本,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小萝卜 大效益

——直溪镇新河村萝卜合作社的调查

金坛市老促会 扶贫协会

直溪镇新河村历史上是金坛市栽桑养蚕大村,最多时桑田面积发展到1640亩。后因蚕茧价格波动,加上水稻防病治虫农药对桑叶影响,蚕农大都只能养一季春蚕,正常年景收入虽仍不低于种粮收入,但栽桑养蚕效益大幅下降,出现了毁桑种粮现象。如何提高桑田土地利用率,增加桑田经济效益,新河村两委积极探索发展桑田套种。他们跑市场,找信息,外出参观考察,从外地引进用作酱制品的蔬菜品种——水晶白萝卜。水晶白萝卜8月初播种,9月下旬收获,从种到收2个月,适宜春蚕结束后在桑田间套种,共生期短。为探索萝卜种植管理经验,村委一班人自己动手,试种了50亩做给农民看,取得成功。为了提高全村桑田经济效益,经工商登记于2010年组建了新河村萝卜专业合作社,第一批接纳400户蚕农入社,在桑田间套种小萝卜,效益明显。2011年萝卜种植面积增加到400亩,2012年又扩大到680亩,全村现有桑田几乎全部得到利用,有的还在葡萄园进行试种。今年共收获萝卜204万斤,平均亩产3000斤,销售价每斤0.8元,每亩收入2400元左右,加一季春蚕收入,桑田效益是稻麦效益的两倍以上。种植大户胡桂芳种萝卜15亩,收萝卜6.6万斤,10月31日在合作社结账一次捧回现金3万多元。为解决社员生产的萝卜销路,合作社为某超市腌制厂代收、代管萝卜加工。同时安排46名中年妇女在工厂就业,月收入2100元,连续6个月生产在厂,吃住在家,在家门口上班,他们体会比进城务工都好。合作社总结今年萝卜生产运营结果时认为:一是壮大了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腌制厂代收萝卜管理费20万元,村委干部在桑田套种萝卜净收入10万元,两项即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二是致富了农民。就因680亩桑田套种萝卜2个月时间增收了130多万元,46人在合作社就业增收20万元。三是丰富了菜篮子。几百亩桑田套种2个月,就向市场提供了深加工商品萝卜200多万斤,产品运用韩国泡菜最新工艺配方,外观美、肉质脆、味道好、营养开胃、保质期长、不含防腐剂,畅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型超市。四是稳定了桑田面积。小萝卜合作社社长韩粉琴带领妇女创业,在强村富民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小萝卜合作社被常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三八妇女巾帼创业基地,韩粉琴还把奖给自己的创业资金5000元转给了村集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