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市政府召开工作推进会,费高云市长对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行了强力推进。根据会议部署,市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年初制订的“四个西进”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对照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对照目标任务完成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作为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战略举措,2013年成立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基础设施西进等“四个西进”工作。今年年初,市政府下发了《2014年促进金坛、溧阳跨越发展 加快推进实施“四个西进”工作目标任务》(常政办发〔2014〕31号),明确了四大类25个项目的目标任务。工作开展以来,“四个西进”取得明显成效,区县挂钩合作在“共建园区、项目转移、科技合作、招商合作、挂职锻炼”等方面均有实质性进展,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金坛、溧阳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项目建设取得突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综合实力大幅提高。
1. 产业西进方面。11个项目已有9个基本完成年初目标,2个还要努力推进,其中“产业链建设”目标为金坛、溧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目前增长分别仅为15%和3.4%。“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中,9月份金坛市、溧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38.47亿元、189.2亿元,分别占GDP比重41%、38.6%,与全年目标任务还有0.5和2.6个百分点的差距。完成比较好的有:在金融支持方面,至10月末,金坛、溧阳两市各项贷款余额为987.97亿元,比年初增加94.15亿元,增长10.53%,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幅3.46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方面,金坛市、溧阳市分别新增高标准农田2.5万亩、3万亩,累计分别达35.2亩、51.8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重均达六成左右,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金坛、溧阳两市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幅超五成,两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0家。
2. 科技西进方面。5个项目都已经完成年初目标任务或达到序时进度。其中,“科技型企业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金坛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0项,溧阳申报省级科技项目30项。已经公示项目有,金坛11项、溧阳4项。目前收到科技西进类项目20余项。辅导金坛、溧阳申报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金坛新申报3家、复审2家,溧阳新申报7家、复审3家。
3. 项目西进方面。6个项目中,3个项目基本达到序时进度,另有3个项目进度有待加快,分别是:“重大项目突破”目标为“金坛、溧阳引进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各2个、引进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各1个”。目前仅金坛引进总投资75亿元的众泰汽车,溧阳的重大项目还没有突破。“服务业项目建设”中,金坛市服务业项目已完成投资12.77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54.2%。至10月底“重点中心镇建设”金坛溧阳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2%。
4. 基础设施西进方面。3个项目的总投资基本达到序时进度,1-10月份,具体工程中完成比较好的有:丹金溧漕河溧阳段完成投资3.5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41.5%。常州内河港金坛港区金城作业区码头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9.1%。110千伏盐港(城北)输变电工程已投产。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的有:芜申运河南渡至溧阳段:完成投资7480万元,为年度计划的62.3%;溧阳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形象进度为40%。
二、县域经济跃升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发展目标任务,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形势要求,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 经济实力还不强。从全省排位看,2013年金坛、溧阳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列第24位、12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列第37位、18位,与2012年相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全市发展水平看,前三季度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只占全市的23.5%、1-10月两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之和只占全市的18.8%,贡献份额较去年有所下降。两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和金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溧阳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幅也低于全市平均。
2. 支撑能力还不足。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重大项目总量仍然偏少,溧阳市还没有实现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新兴产业发展不快,主导产业仍以服装、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的规模还不足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力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待提速,茅山老区的开发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3. 支持帮助需加力。区域挂钩合作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到位,成效还不够明显,金武工业园区还没有成为主导平台,溧阳、新北的园区共建在运营机制、项目招引、干部选派等方面需要细化落实。对上争取与对外协调的工作力度还需加强,沿江城际铁路金坛段的建设问题、连淮扬镇铁路的连接问题,金坛华城路东延工程的丹阳段问题,都需要市级相关部门会同两市加大力度积极争取。
4. 西进举措待深化。两市均建议“四个西进”应拓展范围和深化内涵,如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西进,使全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扶持政策上,在科技资金补助等方面创新突破,给予县域更多的奖励政策和资源支持;区域一体发展上,统筹对接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如对金坛、武进的两园-两区-两城形成连片协同发展规划。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在全面完成县域经济跃升工程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坚持高点定位、创新作为,认真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安排,齐心协力把“常金一体、溧阳崛起”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1. 创新发展思路。金坛、溧阳两市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进一步谋划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根据各自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围绕目标定位谋划发展思路,努力放大优势、弥补不足、突破制约。坚定发展信心,提振精神状态,紧盯发展标杆,加快追赶步伐,加速本地资源整合、本土企业发展,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做大总量,注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形成特色亮点,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2. 狠抓项目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链建设,全方位扩展项目源,争取引进一批总投资超5亿美元或50亿元项目,在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的项目上取得突破。按照“六个一批”要求做好各环节衔接转化,保障项目推进。按照“五个清单”、“四条主线”、“一个平台”、“六大改革”要求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鼓励企业依托境内外各类资本平台挂牌上市。
3. 加快结构调整。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改造提升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金坛围绕新能源、智能装备、汽车等产业链,溧阳围绕智能电网、智能装备等产业链,着力做好优化提升和延伸补强工作,积极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天目湖、长荡湖、茅山等山水生态资源,进一步提升旅游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着力培育旅游、养老、休闲等特色服务业。
4. 加强载体建设。促进金坛、溧阳两个开发区加快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一批孵化器、加速器,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常州科教城等市级重大创新平台与金坛、溧阳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重点建设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华罗庚科技园,提升载体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严格项目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
5. 推进一体发展。深入推动金坛“东扩南移”,实现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有效对接;加快推进溧阳“南拓西延”,建成苏浙皖边界重要门户城市。加速区域交通网建设,加快构建常金溧半小时经济圈。积极探索社会事业“项目西进”,让优质公共资源向县域延伸。抓紧制定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方案,大力推进中心镇扩权强镇,研究和推进县域产城融合改革试点。
6.强化协调配合。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调有关地区、部门共同编制工作计划,分解目标责任,研究工作措施,落实支持政策。武进、新北要积极推进挂钩合作,实现互动共赢。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加强工作对接,及时了解发展需求,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形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督查考核,跟踪通报落实情况,优化考评体系方法,兑现争先进位奖励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