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014109429/2015-0007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15〕56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5-04-15 公开日期:2015-04-30
时   效: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0日。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
常政办发〔2015〕56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46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我市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努力保持外贸平稳增长
  (一)进一步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坚持稳定传统市场和拓展新兴市场两手抓,引导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农机和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继续加大对东盟、东欧、南美、非洲、“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境外有影响的展会,提升我市外贸影响力。
  (二)积极培育外贸增长点。积极扩大新兴产业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在“广交会”展位、境外参展、融资、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大力鼓励引进龙头型和基地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项目,并对外经贸发展特殊贡献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和支持。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平台)建设,对平台通关、退税、金融、信保、中小企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支持企业争创出口品牌。鼓励企业境外商标注册,集中组织开展品牌整体宣传和推广,推进外贸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市外贸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加强出口基地培育建设。加大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培育和引导,推动更多优势产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对各级各类出口基地,根据分类指导原则,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对优势产业出口基地的培育,全市力争达到15家。
  (五)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进一步完善政府、商协会、企业应诉联动机制,引导企业开展进出口公平贸易。大力扶持检验检疫部门结合常州优势产业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研究,帮助企业攻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参加由市级及以上商务部门、进出口商会(协会)等组织的各类国际贸易摩擦应诉活动给予重点资助。
  二、大力度推进外贸结构调整
  (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营销机构。引导加工贸易从代加工逐步向委托设计、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方向发展,积极做好综保区保税物流的功能叠加,积极拓展区内研发、检测和维修业务,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功能,提升综保区吸引力和竞争力。
  (七)鼓励发展进口贸易。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农产品及日用消费品等产品进口。重点推动设备进口,在进口贴息、优惠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进能源资源类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农产品及日用消费品进口,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新型进口模式。加快培育建设3-5家省市级进口交易中心、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对进口交易平台给予重点监测、服务与支持。
  (八)提高“走出去”质量。引导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等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积极鼓励我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将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战略相结合,加快推进江苏金昇实业乌兹别克斯坦纺纱项目实施,打造我市在“一带一路”上的境外工业园区。鼓励能源资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文化教育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资源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获取品牌、技术和人才,推动我市纺织、农机、光伏等优势产业和水泥、钢铁等富裕产业转移海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积极协调银行、出口信用保险等机构向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优先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提高企业海外工程总承包能力。进一步完善境外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帮助企业防范“走出去”风险。
  (九)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积极扶持软件、旅游、运输、金融、文化、会展等服务贸易企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份额。加快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知名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国际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提升服务贸易发展层次和水平。
  三、优化外贸服务环境
  (十)提高外贸发展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调整完善政策,优化使用结构,提高使用绩效。
  (十一)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高出口退税审核效率,完善出口退税无纸化操作办法,减少企业上报资料,严格执行“当月申报、当月审核、当月办理退税”,确保出口退税快速到账。认真落实大型成套机电设备出口等企业“先退税后核销”制度。对出口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重点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快车道”管理。对新办出口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降低门槛,凡退税资料齐全且审核通过的,可实行按月退税。
  (十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外贸企业融资方式,以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质押、出口订单抵押、货权质押、封闭贷款等方式帮助出口企业扩大融资,支持企业采用金融机构保函等多种担保方式减少通关环节税款保证金、风险担保金等资金占用。
  (十三)创新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大力推进外汇、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鼓励银行根据市场需求,依法合规地为企业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投融资业务,重点加大对有进口需求企业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柔性监管机制,达到“及早介入、柔性监管、服务公众”的效果。
  (十四)健全风险保障机制。积极扩大进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推进小微企业进出口信用保险工作,简化承保和理赔手续;支持平台企业投保进出口信用保险,拓展新兴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贸易风险,应对贸易摩擦。
  (十五)营造便利的通关环境。结合常州外贸实际和区域特点,全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制度。推进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加快综保区验收、运行、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扩大高级及一般认证类管理企业的覆盖面,全面推动海关进出口分类通关。扩大E账册联网监管范围,推行加工贸易网上传输备案办法,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坚持实行24小时预约加班制度,做到“全天候、无假日”通关。积极参与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电子口岸及口岸“三互”大通关建设,促进各类新业态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各辖市、区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和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和相关政策。市外经贸发展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由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